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阅卷规则:文章的定档

来源: 2019-06-24 17:42

   一、立其大者——文章的定档

        批阅申论文章的第一步是定档次。其首要依据就是看文章类型是否契合题目要求和材料特点。本章第一节曾讲解了不同类型的文章。与此相对应,就有不同的阅卷标准。有的申论应该写成评论文,但有的考生却写了对策,这样的文章当然会被直接判为三等以下。反之亦然。         以部分真题为例:       类别 题干 备注 1、以对策为主  2011年广东: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仅限所给的材料),以“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  要求: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措施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2007年国考: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30分) 要求: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文章前几年非常普遍,但是除了广东省外,其它的考试很少再这样命题了。   2、以分析论证为主  2011年上海B卷:阅读“给定资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推理,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  (2)观点明确,联合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字数800~1000。  2011年国考省部级卷: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这类文章非常开放。正文部分也可以不拘一格,可以以分析问题为主,可以以说理为主,可以适当例……。就目前申论命题来说,这类文章是最多的。         通过上述题干,可以看到申论文章并不是要千篇一律写对策。哪些文章要多写对策,哪些文章要多分析问题,哪些文章要说理,哪些文章要适当举例,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就目前的申论命题来说,绝大部分申论文章正文部分都要求考生进行分析论证。         1、策论文——以对策为重         这类文章比较注重客观性,差不多是按点给分。在写这类文章的时候,内容写得全面比较重要,文章的形式处于次要地位。这类文章是比较传统的文章,最典型代表是2004年国考的写作题目。         例一:2004年国考         假设给定资料中有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在你市都存在,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报告”。         要求:         1、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         2、条理清楚,语言畅通。         在这个题干中,对结构有明确规定:介绍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提出对策。但是这样的文章在国考、国家命题联考中都已经非常少了。只有在广东省、选调生、事业单位、政法干警等一些比较不规范的命题中才会出现。         例二:2010年广东省         (三)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仅限所给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本题50分)         要求:措施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分析:除了对文章的结构没有固定的要求外,其它要求和国考2004年几乎是一样的,重点就在提出措施。仔细阅读题目的阅卷规则,写对策也应该是文章的核心。         阅卷标准         【结构分值】         结构完整,对问题把握到位,文章有层次(10分)         【对策内容点分值】(40分)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4分)加快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2分),引导农民工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2分)         第二、监督企业提高农民工工作待遇,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4分)。一是监督企业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制定合理上班时间,确保农民工资按时发放(2分);二是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2分)。         第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4分)。一是创造条件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1分);二是推进农工医疗(1分)、工伤(1分)、失业(1分)、养老等保障制度;三是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1分)。         第四、完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取消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4分)         第五、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4分)。一是加大企业对农民工技能的培训,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1分);二是创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1分)。         第六、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2分)。一是整合资源,加强培训(1分);二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1分);三是建立全国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1分)。         这个标准就是典型的注重文章内容的。但是如果按照这样标准来阅卷,一个一个的去数分数,阅卷人数到天亮都了。一篇文章阅卷的时间通常情况都不超过1分钟,有的甚至只有二三十秒。[1]所以它还需要一个操作性更加强的阅卷规则。         【阅卷给分说明】         第一步:定档         结构完整,初步定为30分,在结构的基础上再在对策内容点是进行加减分。         第二步:采点给分         1、前面的提出问题不跑题即可,不追究里面细致内容,有4到10分。         2、中间的对策一个大点约6分。其中主旨句3分,具体展开3分。         3、六个方面条的对策中如果写到了5条且展开充分即可拿到30分,对策部分一般不超过32分。         4、总分一般不超过40分,超过要报专家组审核。         通过这个规则大家应该很清楚,这篇文章的对策部分其实只要写出一个大概,尤其要写到一些主旨句。能够写出准确、有高度的对策是得分的关键。         2、评论文——要以分析论证为首         申论文章直接要求写对策的从2007年以后就越来越少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chinagwy.org/)认为,目前无论是国考、联考,还是各省市的申论考试,大多数文章写作要求中越来越多的要求考生写议论文,实际是综合性的评论文。要求有论点,并依据理论或事实进行论证、论述,要求说服有力等等。这些要求都是提醒考生,文章一定要有论证。论证是什么,如何论证,我们从小学就在学。在申论写作中可以理解为不是简单提出对策,而是需要对对策进行理解和说明。[2]         示例:国考2012省部级卷         四、给定资料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分析:这个题目的核心要求是“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分析论证是这篇文章写作最重要的因素。[3]         【阅卷规则】         一、评分内容:         能够从故事出发,提出观点。观点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即从正面角度谈道德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目前道德的缺失。可以按照“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理由-加强道德建设的措施”这个内在逻辑行文,也可以按照“道德问题突出-原因-如何进行道德建设”这个内在逻辑行文。论据能够联系材料与现实,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总的来说是四个方面的要求:观点明确(围绕道德),内容充实(联系材料和实际),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二、评分标准:         一类文(31分-40分):紧扣故事主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入,内容饱满充实,论证充分,引例恰到好处,密切联系材料与社会实际,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二类文(21分-30分):围绕故事展开,观点明确,对故事内容有所分析,论述合理,能适当联系社会实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三类文(11分-20分):没有从故事出发,而是直接提出观点,观点较为明确,所有分析缺乏论证,抄袭材料过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四类文(0分-10分):偏离故事主题,观点不明确,分析论证严重不足,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字数严重不足的(不足300字),直接给0-5分。         无标题,在原得分基础上直接扣两分。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2分。错别字每出现三处扣2分。         为了阅卷方便,特制下表:         主题观点 内容 层次 表达 一类 31-40 上(35-40) 有(充分、结合实际与材料) 清晰合理 优美、规范、流畅、文笔好 下(31-34) 有(充分) 清晰合理 好(有瑕疵) 二类 21-30 上(25-30) 有(充分) 一般 流畅 下(21-25) 有(较晦涩) 有(较弱) 一般 流畅 三类 11-20 上(15-20) 有(论证偏或作为分论点) 无(或偏离) 不够清晰 通顺 下(11-14) 无(1、似有似无2、空谈道德) 不够清晰 通顺 四类 0-10 上(6-10) 无或偏题 混乱 语病较多 下(0-5) 没有观点 混乱 字数严重不足       先抛开内容一项不谈,在这个规则中,最要的就是论证。是否有论证,论证是否翔实是评价这篇文章等级标准。有论证就是20分以上,没有论证就20分以下。通过这个规则我们还需要注意,阅卷的要求是很多的,论证是重要的,但是仅仅抓住论证还不行,必须综合的把握好阅卷规则。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