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公务员考试之申论指导]国家公务员申论三大“潜规则”

来源: 2019-06-27 15:09

   潜规则一:对正面材料,要适当的歌颂

    什么是适当呢?就是一个标准:那就是不要太过肉麻、虚伪,但是要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特别是对于和精神文明有关的文章时,务必要在文中体现出你对其的“讴歌”。例如:针对2011年国考省级以上的“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的作文,这时候就需要适当的歌颂。可写为“一个河流的名字从我的心底涌起,它就是黄河。在这条河边,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以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战胜着一次次的自然挑战,建立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牢靠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画卷;让黄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黄河,就是这样一个貌似普通的名字,却沉淀了中华民族这样多的精神财富——顽强拼搏战胜困难、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尊重科学统筹利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瑰宝,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支柱和精神动力。”     潜规则二:对负面信息,揭露时注意火候     不要太重笔墨,不要感情色彩太浓重,要竟可能的措词规范、客观、中性。例如:针对2011年国考行政执法类的作文:“给定材料7”的划线部分写到:“有位知识分子说,.....。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这时,对于文中说到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就可以这样写:“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禁不住涌出深深的忧虑: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屡屡强调,为什么还是不能根除流动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也有人乐观解释说,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终将会得以解决的。可是,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现实状况去审视、去思考,我们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潜规则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呢?对于申论考试而言,理论就是泛泛而谈,这就道出一个答题的规范,特别是在写策论文的分论点时,注意要有一句总起句,比如在答如何解决银行排队的问题时,总起句是:银行要切实地站在人们的角度想问题,将减少客户排队时间当做服务的一部分来抓。这句话显然很泛泛而谈,但这是必须的。而实践呢,那就是提出一个实际的、具体的、可行的办法。针对刚才的问题,在论证的基础上,加以实际措施。实际上,这种答题方式依然源自于政府的文件。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