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哲学常识强化题(一)
1.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自然科学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C.自然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D.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明代王夫之认为,“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气者,理之依也”。
下列观点中与世界是由“气”构成的观点根本对立的是(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世界是物质的
C.有了意识才有物质
D.自然界是物质的
3.王夫之的“气”说揭示了( )。
①气创造了世界,气是造物主
②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产生的客观过程
③自然界是按照自
身的运动规律变化的
④物质和意识是一一对应的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4.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物质概念的内涵
B.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
C.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生动具体的
D.两者都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一切从实际出发
6.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30多个婴儿是各种兽类哺育长大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实践,虽然客观实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社会的反映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间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我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话。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奔月”神话在今天变成了现实。这说明( )。
A.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是主观的
B.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C.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D.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9.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从而给高考各项工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改在每年6月的7日、8日、9日三天。这一考试时间的调整说明( )。
A.意识有时也可以决定物质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正确的意识才反映物质
D.物质和意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决定的2003年3月,美、英联军强行攻打伊拉克,国际社会对此极为关注。但中、俄、法、澳、日等国对这场战争的认识有所不同。据此回答10~11题。
10.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 )。
A.各自的利益、立场不同
B.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
C.各自的知识构成不同
D.各自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11.战争开始之时,双方都十分重视运用心理战术,企图瓦解对方军心,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心理战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战争胜负取决于心理状况
D.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
12.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山东枣庄市政府创新观念,创新思维方式。坚持做到“三管三不管”,即管政策引导,不管生产经营;管规范运作,不管具体方式;管市场开拓,不管农民具体行为。200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7.1%。这一材料表明( )。
A.农村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B.政府应当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把角色定位准确
C.政府要把农业集体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放开、搞活
D.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3.上题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只要观念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就能获得成功
B.有了正确的思想意识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C.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14.2004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从唯物论角度看,宏观调控不能搞“一刀切”,这是因为(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只有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5.“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瑟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16.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历来执行按年龄退休的政策,从男性来看,有的人中学毕业十七八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而博士生二十七八岁参加工作也是到60岁退休。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分子,对退休政策作一定的调整已是形势所需。据报道,上海市已提出按工作年限退休的政策。这表明( )。
A.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和变化了的客观情况相适应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7.动物和植物是适应环境而生存的,而人可以改造环境,创造条件来生存。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有人才能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B.客观的物质决定动植物的存在,但却不决定人的存在
C.不论动植物还是人,都以客观物的存在为条件而存在
D.物质是为人类服务的
18.人为了生存可以创造各种条件,上天、入地、填海、开渠等,无所不能。这说明( )。
A.人的意识可以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B.自然界的有些变化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C.人能够有目的、有意识能动地改造自然
D.人的需要是人们利用自然物的基本前提
19.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土看,上述材料表明(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概念。对这一情况解释错误的是( )。
A.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出现的反映
B.意识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产生
C.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
D.意识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
21.2002年5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对于加速我国气象现代化,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增强海洋资源监测、调查和开发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说明(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2.一切从实际出发,( )。
A.我们就能做到一切事情
B.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C.必须从党的方针、政策出发
D.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3.下列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是( )。
A.先入为主
B.细微之处见精神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打破沙锅问到底
24.教条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下列哪个观点?( )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D 6.C 7.B 8.D 9.B 10.A
11.D 12.B 13.D 14.C 15.C 16.C 17.C 18.C 19.A 20.B
21.B 22.B 23.D 24.B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