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国考行测高分冲刺之经济常识习题演练

来源: 2019-07-15 21:58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      D.出口需求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

  A.全球化  B.市场化  C.信息化  D.专业化

  6.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  

  A.西班牙         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   D.英国

  7.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8.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失业率波动不定

  9.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1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

  A.国民总收入     B.货币总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外汇储备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