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红城市
【背景链接】
重庆,113.6亿次;西安,89.1亿次;成都,88.8亿次……在某短视频平台公布的2018年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数据中,中西部城市表现亮眼。短视频传播助力“网红城市”脱颖而出,引发人们对城市形象传播的思考。
一些城市接连在网络引发眼球效应,粉丝纷至沓来,游客扎堆涌入。以重庆为例,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电影《千与千寻》现实版场景洪崖洞、空中巴士长江索道……这些“网红”景观每天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排队“打卡”,感受“8D魔幻城”的视觉震撼和神奇曼妙。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网红城市打卡热,一方面,粉丝“爆棚”带来相应城市知名度和人口聚集力上升、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收入提高、社会临时性就业岗位增多等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远超负荷的客流导致“打卡”民众旅游体验欠佳、“被打卡”城市秩序混乱、对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利,存在公共安全隐患。
[综合分析]
主观方面,“网红城市”之所以能火会红,与自带流量特征的城市地标和娱乐休闲元素密不可分。包括短视频在内的移动媒介凭借着高互动、强社交属性,充分调动了用户记录和发现城市魅力的积极性,城市形象也因此得以广泛传播。
除此之外,网友好奇等天时、地利因素,城市自身的主动作为同样不可忽视。当全媒体时代扑面而来,突破传统的城市形象传播定式,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爆炸背景下,“酒好也怕巷子深”。城市积极运用新媒体讲好城市故事,同网友自发传播形成共振效应,有助于抓住眼球、吸引流量,实现城市品牌的海量传播。
客观方面,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民用航空、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使“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成为现实。等“打卡者”到了自己心仪的城市,直奔“网红地点”,即使面对举目四望的人山人海,人们也会选择留下而不是离开。因为为了这一刻,每个人都不同程度投入了时间、精力、情感、金钱。如果选择放弃,之前一切都会变成“沉没成本”。绝大多数人会“拒绝止损”,坚持挤进去、挪过去,不“打卡”不罢休。而从“网红”城市和商家,对于纷至沓来的人潮往往乐享其成。
[参考对策]
“网红城市”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决不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只顾形式和手段不在意内涵和底蕴。一位建筑学家说得好:“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
“网红城市”要“长红”,要注意把握“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辩证关系,否则徒有形式热闹,可能只会是昙花一现。事实证明,如果城市营销迎合庸俗、放纵低俗、过度娱乐,必然自毁形象、走入歧途。为此要不断提升城市整体价值,迈向内涵式发展的升级版。不能简单追求眼球经济、掠取粉丝利益、看重速食效应,而要在知名度、舒适度、美誉度上做文章,延伸整个城市的服务链条,真正给人以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