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务员考试“师资教你写申论”活动 第二周范文及点评(3)
调整产业结构 确保长远发展
(标题的优点在于既提出了总体的对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又提出了工作目标--确保长远发展,涵盖全面,起到了很好的统领全文的作用。且标题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这一中央宏观政策,提升了文章高度。同时,标题采用对仗式结构,形式规范、齐整,更显大气。标题的缺点在于并没有体现"稀土保护"这一主题,有脱离材料之嫌。)
近年,我国经济一直都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何保持这个高度发展的势头直到实现全民致富,是国家和所有中华儿女值得深思的一个课题。在面临的所有课题之中,确保国家发展战略物资的充足和安全是势在必行的。
(我们认为,申论文章开门见山,首段即应扣住主题。这篇文章开篇虽起点较高,将文章定位到"确保国家发展战略物资的充足和安全"的问题上,但脱离了"稀土保护"的主题,体现主题不鲜明。)
最近成为热点讨论的是,国家关于稀土供求管制。稀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元素,而且幸运的是中国是稀土大国,总量将近占全球稀土总量的一半。可是,在经济利益和出口压力的双重刺激下,滥挖滥采,产能过剩,秩序混乱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中国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价格也一直在拉地运行。尽管国土资源部进行过无数次的清理工作,包括总量控制,炸毁非法矿井,没收生产设备,司法介入等措施,然而收效甚微。
(该段点出了主要问题,并对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紧扣主题,为后文提出对策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如果这一段能够作为首段,开篇即提出,则文章结构更显合理。考生注意该段首句有一表述错误,资料表明我国对稀土管理采用的是"调控"措施,并非"管制"措施,考生要注意表述标准。)
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这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合理地利用地理资源,真正地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局面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这一段提出了总体的工作任务,不仅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也对下文提出的对策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概括和指引作用。但建议考生在该段提出稀土保护的问题,确保文章紧扣材料。)
从我国实际来说,我认为以下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首先,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我国作为成功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转变,可是和很多 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技术密集性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不足;第三产业比例过低;企业生产结果不合理,高耗能, 低效率的问题屡见不鲜。根据地区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自我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我国 长期经济快速和安全的。其中,稀土作为发展高科技的不可替代的关键元素,对其的合理管制和开发在我国产业调整的宏图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这一段对"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对策进行了详细论述,呼应了文章标题,但严重脱离了"稀土保护"的主题,脱离了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应当是针对稀土保护提出的对策,其解决的也应是稀土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而不应当孤立提出,反客为主,造成主题不明。且这一段仍是以提出问题为主,没有具体的措施内容,也就是说该段提出了"要做什么",但没有提出"怎么做",对策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坚决执行国家政策。面对诸如此类的产业结构问题,一方面,我国应该运用经济政策的手段,为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促进和加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不良非法行为,整顿社会风气,明确政策目标。针对整顿稀土问题,于2009年年底,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议通过了《2009-200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开始从战略高炉调控中国稀土产业。并决定在未来5年,把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总量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虽然,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少了,短时间内稀土出口的金额减少了,但是无论是丛长远的经济利益还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发展来看,调整稀土资源的供求平衡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政策。
(这一段的论述结构颇为混乱,从总体看这一段是针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具体措施,但措施的第二方面又回到稀土产业治理的问题,提出了制定法律法规的措施,而紧接着又叙述了在稀土保护问题上政府部门提出的宏观政策,说明了调整稀土供求平衡的意义。每一部分的论述都没有深入,都停留在表面上,整段毫无重点。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这一段应当是论述对策的分论点的段落,应当重点详细论述对策。)
作为"金砖四国"中发展势头的中国,被世界注目的"亚洲奇迹"是否昙花一现关键就在接下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否实现到位。在全球一体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级政府企业和人民同心协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确保长远发展的目标,创造共同富裕的社会。
(结尾的优点在于呼应了标题,使文章更为统一。问题在于,文章开篇已定位在"确保国家发展战略物资的充足和安全"上,但结尾明显脱离了这一定位。)
总评:
该篇文章的优点在于文章有一定的高度,能从"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国家发展战略物资的充足和安全"的宏观角度审视"稀土保护"问题,理论水平较高。且文章能够较好地联系中国实际,举例论述了中国实际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对策,较好地完成了"紧扣客观实际,观点深刻"的题目要求。
文章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严重地脱离了给定材料。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材料所反映的是"稀土保护"问题,这决定了文章写作应当围绕"稀土保护"这一主题,无论是文章的理论分析还是提出对策,都应当针对"稀土保护"问题。而该篇文章明显将主题定为了"产业结构调整",文章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措施基本上都针对的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而并非"稀土保护"问题,严重脱离了材料。
二是文章对策部分的结构不合理。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文章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我们认为,文章每部分内容应当有各自的作用、各自的重点,不应混杂。这篇文章的对策部分从结构看,提出了两方面的对策,但从内容看实际上只阐述了一个对策,对策的第一方面在论述问题,第二方面才提出较为具体的措施,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混杂在一起。这种论述方式,使文章整体结构都显混乱。
三是对策论述不具体。文章在倒数第二段提出了具体对策,但并没有进行展开,缺少详细的论述,使文章的对策部分看起来很单薄,缺少一定的理论功底。我们认为申论文章应当就一点能够做到详细论述、深入论述,以此方能提高文章深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