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演变和发展
1.1.2 计算机网络的演变和发展
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三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所谓联机系统,就是由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早在50年代初,美国建立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 (Semi -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就将远距离的雷达和其它测量控制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这类简单的"终端一通信线路一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严格地说,联机系统与以后发展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相比,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还不能算作计算机网络。为了更明确地区别于后来发展的多个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就专称这种系统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随着连接的终端数目的增多,为减轻承担数据处理的中心计算机的负载,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前端处理机FEP (Front End Proce随时)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专门负责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从而出现了数据处理和通信控制的分工,更好地发挥了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另外,在终端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集中器和多路复用器,它首先通过低速线路将附近群集的终端连至集中器或复用器,然后通过高速通信线路、实施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转换的调制解调器(Modem)与远程中心计算机的前端机相连,构成如图1.2所示的远程联机系统,从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
2.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
60年代中期,出现了由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开创了"计算机一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6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现称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网(ARPANET),标志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ARPANET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共享资源。ARPANET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在概念、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了基础。
此后,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大计算机公司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和相应的软、硬件产品。用户只要购买计算机公司提供的网络产品,就可以通过专用或租用通信线路组建计算机网络。IBM公司的SNA(Syst臼n Network Architecture)和DEC公司的DNA (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就是两个著名的例子。凡是按SNA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SNA网,而按DNA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DNA网或DECNET
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虽然已有大量各自研制的计算机网络正在运行和提供服务,但仍存在不少弊病,主要原因是这些各自研制的网络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难以实现互连。这种自成体系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为此,人们迫切希望建立一系列的国际标准,渴望得到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也是推动计算机网络走向国际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出于这种动机,开始了对"开放"系统互连的研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mization)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ISO7498,简称OSI参考模型或OSI很M。OSI很M由七层组成,所以也称OSI七层模型。OSVRM的提出,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
OSI标准不仅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间的互连,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厂商只有执行这些标准才能有利于产品的销路,用户也可以从不同制造厂商获得兼容的开放的产品,从而大大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