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学习笔记第六章5
6.3.2 基于 UML 的需求分析
1、生成用例
如果多个用户扮演同一角色,这些用户将由单一执行者表示。如果一个用户扮演多种角色,则需要多个执行者来表示同一用户。
用例主要来源于分析人员对 场景的 分类和抽象,即将相似的场景进行归类,使一个用例可以通过实例化和参数调节而涵盖多个场景。
2、用活动图表示用例
3、生成用例图
执行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触发执行、信息交换。
执行者指向用例 表示 触发执行 和/或 信息交换,用例指向执行者 表示用例将生成的信息传递给执行者。
4、建立顶层架构
顶层架构便于开发人员 聚焦于系统的不同部分。
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MVC)模式。
模型 维护并保存数据,视图 呈现数据,控制器将动作映射为处理功能并实际调用。
MVC 模式特别适合于分布式应用软件,尤其是web应用系统。
分层模式 降低软件系统的 耦合度。
确立顶层架构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包的数量,架构过早地陷入细节,返工的可能性很大,也不合理地限制了后续分析和设计活动的自由空间。
包之间的耦合度。
将不稳引起的软件元素分类聚集于少数几个包中,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
可选功能 和 必须实现的功能 置于 不同的包。
根据开发人员 专长 划分,使每个包都能分配给最合适的开发人员,有利于并行开发。
6.3.3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1、设计用例实现方案
1.提取边界类,实现类和控制类。
边界类用于描述 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
a.界面控制。
b.外部接口。
c.环境隔离。使目标软件系统的 其余部分 尽可能地 独立于环境软件。
边界类,《boundary》。
实体类"内向收敛"特征,仅提供 读/写 信息的必要操作 作接口,并不涉及业务逻辑处理,《entity》。
控制类,《control》。
边界类的作用范围可以超越单个用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