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1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学习笔记第十三章

来源: 2017-11-22 16:59

  系统的可靠性

  13.1 软件可靠性

  目前,硬件可靠性测试技术和评估手段日趋成熟,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研究多集中在开发阶段、测试阶段、评估阶段的可靠性模型。

  13.1.1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按照产品可靠性的形成,分为固有可靠性、使用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是通过设计、制造赋予产品的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既受设计、制造的影响,又受使用条件的影响。

  软件与硬件从可靠性角度来看,主要有4个不同点:

  1、复杂性,软件内部的逻辑高度复杂,硬件则相对简单。

  2、物理退化,一个正确的软件任何时刻均可靠,一个正确的硬件、元器件、系统则可能在某个时刻失效。

  3、唯一性,软件是唯一的,软件复制不改变软件本身,硬件不可能完全相同,概率方法在硬件可靠性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4、版本更新快,软件版本更新较快,也给软件可靠性评估带来较大的难度。

  1983年,美国IEEE 对"软件可靠性"做出了更明确的定义。

  1989年,我国国家标准 GB/T-11457也采用了这个定义。

  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依然沿用了"产品可靠性"的定义。

  1、规定的时间

  由于软件运行的环境与程序路径选取的随机性,软件的失效为随机事件,所以运行时间属于随机变量。

  2、规定的条件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是不同的,计算机的配置情况、对输入的要求。

  有了明确规定的环境条件,还可以有效地判断软件失效的责任在用户方还是开发放。

  3、所要求的功能

  软件可靠性还与规定的任务和功能有关。

  要准确度量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先明确它的任务和功能。

  4、"软件可靠性"定义具有如下特点:

  1. 用内在的"缺陷" 和 外在的"失效"关系来描述可靠性。

  2. 定义使人们对软件可靠性进行量化评估成为可能。

  3. 用概率的方法描述可靠性是比较科学的。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