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过程包括流程及相关的过程文档
软件功能测试篇
1. 测试计划阶段
测试项目立项后指定一个测试负责人制订功能测试计划,测试计划的文档命名和内容严格按照《项目功能测试计划模板》规范来制订。测试负责人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完成计划编写并提交给项目测试计划评审成员评审(成员包括测试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开发人员),并收集所有评审成员的意见。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完成项目测试计划的修订,定稿后分别发予项目经理和项目开发人员。
2. 功能需求评审阶段
需求组提交软件需求说明书后,项目测试负责人参加《软件需求说明书》评审会,评审前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填写完《功能需求评审记录》并发给需求分析人员(需求分析组应在评审会召开前3天提前通知质量组)。监督需求分析人员提交定稿后的需求说明书。
3. 测试设计阶段
项目测试人员根据定稿后的软件需求说明书设计功能测试用例。指定的同行测试人员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完成功能测试用例评审,项目测试人员在预计的工作日内根据内审意见完成修订,并提交需求组评审。项目测试人员收集需求组评审意见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完成修订,形成功能测试用例正式稿。
4. 测试准备阶段
开发组在预计的工作日提交可测试的软件系统和测试记录表,项目测试人员在进行功能测试之前对软件做冒烟测试,检查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否正常。如果软件不通过冒烟测试,则没有进一步测试的必要,须要求开发组重新提交可测试的软件系统。同时检查开发人员是否正确填写测试记录表-《报告页》标签中的"开发填写内容"。
项目测试负责人在缺陷管理系统为新的测试项目做好相关配置工作,并对项目组相关人员进行缺陷管理工具使用培训。
5. 首次执行测试阶段
项目测试人员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完成首次测试用例执行,提交功能缺陷报告至缺陷管理系统,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报告页》标签中的"测试填写内容 "和《任务明细》标签中的"执行结果",并提交给项目测试负责人做测试总结。测试总结完提交给项目经理审阅功能测试执行结果,项目经理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参照《缺陷管理工具使用指南》对缺陷报告进行预处理。(见《开发组处理缺陷流程》章节)
6. 回归测试阶段
开发人员在预计的工作日内提交软件修复版本和测试记录表,项目测试人员在预计的工作日内根据测试记录表中提交的功能缺陷修复记录来验证软件缺陷的修复情况(原则上需遍历所有测试功能点),并填写测试记录表-《报告页》标签中的"测试填写内容"和《任务明细》标签中的"执行结果",同时检查指定的缺陷解决人是否正确处理缺陷状态(参照《缺陷管理工具使用指南》-"开发组处理缺陷流程"章节)。项目测试负责人检查测试人员在预计的工作日是否及时做回归测试,是否正确处理缺陷状态(参照《缺陷管理工具使用指南》-"质量组处理缺陷流程"章节)。
7. 发布测试阶段
项目经理决定要修复的所有功能缺陷被修复后方可提交给测试人员做发布测试。要求开发组搭建发布测试环境与用户现行的使用环境必须一致,并提交发布测试记录表。
测试人员在预计的工作日内完成发布测试并提交测试记录表。项目经理根据发布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将软件发布到用户方。若不能发布,则在本次发布测试版本的回归测试通过后再次组织发布测试。
8. 测试总结阶段
软件通过发布测试后,由项目测试负责人撰写功能测试报告,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