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件管理与程序员豫让的故事
但凡混迹于软件业者,日日追逐新技术,身心俱疲,不免偶尔郁闷一下,我亦不能免俗。我不知道别人郁闷时一般会干些什么,反正我的习惯是看书----当然是看非技术书籍,史书便是其一。古人云:开卷有益,实在所言非虚,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然而所谓三句不离本行,我就把历史套到软件业里来戏说一番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成为春秋战国分界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另一个 是"田氏代齐"或叫"陈氏代齐"),豫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春秋末年,晋国早已不是晋文公在位时春秋五霸之一时的样子了,国内的公卿[注]势力已经坐大,其中最强大的莫过于智伯。智伯即智襄子,名叫荀瑶,是荀林父弟弟荀首的后代。荀林父是晋景公时代的大将,荀首是他的部下,智伯看来也有好战的血统,所以他常欺压其它公卿,甚至曾入侵公卿之一的赵襄子,赵襄子当然也对其十分怨恨,终于在这一年与韩、魏合谋,水淹晋阳,灭了智伯(看来他还继承了吃败仗的血统,因为荀林父曾大败于楚军),瓜分了晋的国土,分别成立了韩、赵、魏三国,拉开了两百多年的战国历史序幕。
前面说了,赵襄子对智伯恨之入骨,所以在智伯战败而亡后,把他的头骨漆了做便器(一说作饮器,太古老的事难以考证)。豫让是智伯的一个手下,听到此事后说:"嗟乎!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之后,他两次刺杀赵襄子未遂(详见《史记·刺客列传》)。在第二次行刺失败,被赵襄子抓到后,赵襄子问他:"子不尝事范、中行(音"杭")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然而一千八百多后的明代,一个叫方孝孺的文人写了一篇文章《豫让论》,对豫让做法提出批评,认为豫让"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他的观点认为"国士--济国之士也",豫让既为国士,早就应该对智伯欺压诸侯的不当做法提出异议,甚至以死谏之,"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这个事也过去六百多年了,这位方老先生最后的死法却也未能如自己的文章所说,"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靖难之役",率军入南京,将即帝位,召他草即位诏书,他以丧服哭殿陛,拒不草诏。成祖怒,被杀,并诛十族。"同样也是"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
这个故事说得有点长,好像还没说到正题,即然题目叫做《程序员豫让》,那就来把这个故事套到现在,让豫让去做一个程序员,再把这个故事说一遍:
话说在中国某大城市,有一不算太大的软件公司,由一个叫智伯的人所领导,智伯这个人没有什么优点,但他对手下的程序员很好:提供在同行业中中等偏上的薪资(每个月都能准时准确地打到员工的工资卡里),享有全面的福利保障(只要员工提供相关的材料,公司就可以为员工把所有相关手续办得妥妥贴贴),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即使迟到也不要紧,只要每天工作满八小时即可),很少加班(即使偶尔加班,也可以补以相同时间的调休);而且在别的软件公司里常见的防范性管理、官僚、多个项目并行、不能实现的最后期限等,在这里都没有。所以在智伯软件公司的员工都工作得很开心,作为核心程序员之一的豫让,当然也是。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智伯的软件公司因为决策失误,陷入危机。一个叫赵襄子的竞争对手想用高薪挖走豫让,但豫让却不领情。赵襄子觉得奇怪,问他:"你在之前的两个公司里干的时候,他们不过是资金周转不灵,拖欠了你一个月工资,你就立即跳槽,现在智伯的情况还不如他们,你为什么不走?"
豫让告诉他:"在那两个公司里的时候,薪资虽然不算太低,但是什么福利也没有,而且工作环境苛刻,迟到一分钟都要被扣钱,我干了那么久,工资从来没有全额拿到过,却经常要加班,而且加了也没有调休或加班工资,公司言而无信,管理混乱。所以当他们拖欠我的工资后,我知道即使我留下来,公司也不会给我任何保障,而且就算以后公司走出困境,在这段时间里我受到的损失,公司也不会补给我,所以我当然要跳槽。因为在他们眼里,我只是工具,而不是人。
"但在智伯这里则完全不同,他待我们很好,我们也相信他,所以我愿意留下来,因为他以人待我。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渡过难关。"
一个叫方孝孺的IT记者听说此事,写了一篇文章,指责豫让没有在公司决策失误时予以指出,而是在事后做出一付牺牲的样子,实在是沽名钓誉。
然而不久之后,方记者所在的杂志社因经营不善,被兼并,方记者愤愤然而辞职。有网友在网上问他:"你为什么没有在公司决策失误时指出,而要做出这种在事后辞职的沽名钓誉的行为?"他无话可说。
我从事软件开发有几年了,跳槽的事也干过几回,见过的软件公司,多少也有几家。然而像点样子的还真是一家也没有见过,也许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吧。在前两年恶炒"软件蓝领"概念时(我一直认为那是一次成功但是恶意的商业炒作,因此而造就了一大批软件技术培训企业,顺便也让刘某记者之类的方孝孺式人物沾光发财还出了名),有人说中国的软件从业者忠诚度低,会为了多几百元工资而跳槽。一度引起网上的大讨论,不能说这种事没有,但问题在于仅仅是多了那几百元吗?
作为一个软件公司的管理者,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程序员在家具警察的监督之下?你是不是相信有一个有大方法论可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并要求你的程序员研究并实行?是不是经常设置不可能完成的最后期限?是不是……
不要问为什么你的员工忠诚度低?而要问问你的公司为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做过些什么?
至于方孝孺的观点,我是不能苟同的,公司不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味地指责程序员这个那个(比如"软件蓝领"时炒作的"程序员薪资过高、忠诚度低",以及后来说的"程序员缺乏全局观念",要不就是说"缺少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等等),本质上说都是一些推卸责任的说法。以前面那种程序员豫让来说,他并不属于公司的决策层,决策失误的责任不应该由他来承担。现在的软件公司中,敢于承担责任的管理者还是太少。(说到这,我自己也觉得惭愧,大话谁都会说,其实我也做不到,我写这篇文章,多少也是站在程序员的立场上,为程序员们推卸责任啊)
我前一次讲这个豫让的故事是在一个QQ群的讨论中,我记得当时讨论快结束时,我说了一句话:"其实程序员是很好哄的。"正如《人件》中所说的:"他们大多数热爱自己的工作。"(《人件》第二章)。面对中国软件业的现状,也许大家都该反思一下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