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隧道地表变形病害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2007年3月至7月,作者先后对已建的巉柳高速公路新庄岭隧道和在建的平定高速公路静宁隧道共6座隧道地表变形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发现静宁等5座隧道在施工过程,在黄土浅埋段出现大量裂缝,致使洞顶居民宅院开裂和塌方,造成j较大的财产损失;运营中的新庄岭隧道因耕地灌溉和降雨,地表出现大量裂缝和陷穴,隧道衬砌发生变形破坏。据统计,在甘肃省内已建和在建的黄土公路隧道近20座,地表病害成为黄土隧道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地表病害可分为两类,即原生病害和次生变形病害,前者指由于黄土本身的结构和湿陷性而引起的,如地表分布的陷穴、落水洞、黄土桥及黄土冲沟等;后者指隧道开挖后,地表水入渗引起的地表变形病害,如地表裂缝、地表塌陷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黄土地区的隧道建设越来越多,有必要对已有的黄土隧道病害的发育类型、分布及其成因进行深入研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的6座隧道均处陇西黄土高原黄土梁地区,隧道穿越南北向延伸的丘陵,地貌上属侵蚀-剥蚀、堆积黄土梁区。以分水岭为界,中间高两侧低,冲沟切割较浅,高差120~340.0m,山坡自然坡度20~30 。
据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可划分为三层:①表部湿陷层:披挂式覆盖于黄土梁表层的风积一般新黄土(Q3eol),土质均匀,结构疏松~稍密,大孔隙发育,具垂直节理,层厚11.0~48.8m.隧道浅埋段属于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Ⅳ级,湿陷性黄土厚度为18.00~45.50m.②核部软岩层:黄土梁核部或为老黄土(Q2al+pl)或为泥岩(E)。老黄土呈硬塑~软塑,土质较均匀,大孔隙发育,具微斜层理,局部微带红色,含亚粘土团块,呈团粒结构,层厚3.05~44.0m;泥岩系碎屑沉积,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不清楚,成岩性差,湿水易软化,缩水干裂,节理较发育,岩体呈厚层状,岩质较均匀,粉砂质含量高,局部见砂岩呈透镜状夹层,其抗压强度小于5MPa,属极软岩。③中间饱和层:黄土梁两侧山坡段,在表层黄土和底部软岩之间分布冲积饱和黄土(Q3al),呈饱和软塑,局部硬塑,土质不均匀,结构较密实,具水平层理。层厚3.05~44.0m.
2黄土隧道地表变形分布规律
2.1地表裂缝发育规模
表1部分隧道裂缝统计表
(条/总长)横向裂缝
(条/总长)备注
2卧龙隧道11/12964/1263/52
2.2地表裂缝发育分布规律
在建的平定高速公路5座隧道地表的裂缝主要分布在隧道两端黄土浅埋段拱顶,黄土埋深20~120m.裂缝多呈近东西向展布,与隧道轴线基本平行,属于张性纵向裂缝。平行隧道轴线最少4条,最多11条,一般有4~7条。纵向裂缝大多呈锯齿状延伸,一般宽1~3cm,最大15~50cm,可见深度3~6cm,最大深度60~120cm,在未开耕的地表明显,在地坎上有明显的拉裂缝。另外,在新庄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曾在K60+900~K61+250的隧道两侧发生两条贯通性裂缝,裂缝长约250~400m,地表揭露不明显。
纵向裂缝,根据分布位置,可分为上下行之间的裂缝和平行于隧道侧墙的裂缝两种;按应力性质和形成机理,可分为拉张裂缝,剪张裂缝。通过调查,大多隧道中纵向裂缝起于隧道两侧开挖界限,终于隧道埋深超过120m的段落。隧道仰坡发育多,间距小,例如静宁隧道上行线东端洞口洞顶截水沟有10条裂缝,间距1~7m;在洞口仰坡三、四级平台分布小落水洞,宽10~40cm,可见深度20~60cm.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