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质量工程师《专业综合知识(中级)》: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控制
考试大纲
2.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形式
4.了解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
6.掌握供应商调查的主要内容
8.熟悉供应商评价的基本原则
10.掌握供应商选择的常用方法
12.掌握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方法
1.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对企业的影响
2.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模式
竞争关系模式主要表现为价格驱动,有一下特征:
(2)制造商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
(4)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少;
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强调在合作的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共同分享信息,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的行为,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这种关系模式有以下特征:
供应商参与制造商的新产品的早期开发;
长期稳定的紧密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
共享因质量提升、成本下降带来的收益。
3.供应商战略的确定
企业自产与外购的选择
企业选择自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②确保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和优异质量;
④自产成本更低;
企业放弃自产而选择外购的原因同样也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②顾客指定了零部件的品牌;
④所需零部件并非企业核心业务;
⑥所需批量不大,或一次性需求等等。
企业可以综合考虑零部件对产品影响的重要程度、零部件的市场情况,将供应商分Ⅰ,Ⅱ,Ⅲ三类,Ⅰ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且仅有一家或少数供应商可以供应;Ⅱ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或者合格供应商为数不多:Ⅲ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一般的影响,且市场上同类同级别的供应商较多。
与供应商的关系选择可以与供应商的类别结合起来。对于第Ⅲ类供应商,通常可采用最简单的合作方式,即单纯的买卖关系。而对于第1类供应商,企业应倾向于与之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往往不限于单纯采购供货,还包括以项目方式提供服务、合作开发产品或服务项目,乃至指导协助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等。对于第Ⅱ类供应商,可以综合考虑供应商所供应零部件的价值、数量以及供应商的规模等因素,来进行适当的关系定位。
供应商选择的准备是整个采购工作的起点。仅就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而言,策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熟悉采购要求、研究拟采购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供应商评价准则。
企业寻找潜在的供应商的途径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网站、行业协会网站、专业期刊报纸、贸易博览会、电话黄页等等。
在确定潜在供应商之后,企业一般还应对每个供应商进行独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需要根据供应商类型、采购价值和零部件的重要程度来确定,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设备与检测设备;过程能力与供货能力;主要原材料来源;
遵纪守法情况;
7.供应商审核
一般来说,对新入选的供应商,企业在对供应商做了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对提供重要零部件、大批量供货或有可能成为供应商的主要供应商进行审核;对现有的供应商,主要是对批量提供产品的供应商;或质量有问题的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价审核。
对于待选供应商,一般来说,在批量供货之前要进行审核。对提供重要产品的Ⅰ类供应商,可将审核提前到产品试制阶段;有些产品特别重要或者投资额特别巨大,甚至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初期也可对供应商进行审核。
供应商审核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对供应商审核的顺序应该是,首先进行产品审核,然后进行过程审核,最后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全面兼顾与突出重点原则;科学性原则;
9.供应商的选择方法:
直观判断法:是根据征询和调查所得的资料并结合人的分析判断,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选择企业非主要原材料或零部件,或非常紧急的采购。
采用招标法,企业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供应商,但招标手续较繁杂、时间长,不能适应紧急订购的需要,有时企业对投标者了解不够,双方未能充分协商,造成货不对路或不能按时到货。
协商选择法选择范围有限,不一定能得到价格最合理、供应条件最有利的供应源,但产品质量、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较有保证。
层次分析法: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约束条件、部门等来评价供应商。
10.供应商数量的确定
当前只有一家供应商能够按企业要求提供该种零部件,企业别无选择;
订单太小没有必要再分;
需要与供应商结成伙伴关系并重新整合双方的业务流程;
采购零部件的生产需要高昂的先期投入,如开模费等;
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方式,如准时制生产、自动补充库存、与供应商采用EDl的信息交流方式等。
11.产品质量要求信息与质量协议
对于产品质量要求信息,一旦双方确定以后,就作为产品契约的一部分,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渠道和手段交接。
l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设计和开发策划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①邀请供应商参与产品的早期设计与开发,鼓励供应商提出降低成本、改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改善可加工性的意见;
试制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①与供应商共享技术和资源
②对供应商提供的样件的质量检验一般全数检验,特殊情况抽检。③对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初步评价
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经企业的授权人员批准后成为企业在试制阶段的合格供应商和批量生产时的主要备选供应商。
在样件试制阶段,对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有:改进、妥协、更换供应商。
主要包括监控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过程性能指数、测量系统、质量管理体系、进货质量检验,推动质量改进以及来自供应商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和质量问题的解决等活动。
监控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的变化,目的包括:一是防止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出现下降的情况,确保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实现顾客满意;二是与供应商共同发现改进的机会,寻找改进的切人点,在更高层次上创造价值。
质量检验的管理
对于批量正常进货的检验,首先应重视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对性的检查。进货检验应在采购产品入库或投产前进行,有关部门应向检验部门提供采购产品的图样、技术协议、验收文件以及供应商的质量保证文件或由供应商签发的合格证明,以便进货检验人员进行核对。进货检验一般可集中在进货检验站进行。对于关键产品、大量进货或体积庞大的货物可根据需要派出检验人员常驻供应商处进行检验或到供应商处进行巡回检验。
问:什么情况下需对供应商进行特殊情况下的审核?
l.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特性波动较大,经常出现不合格;
3.企业的经营有重大变化或外部市场有重大变化,需要供应商进行比较大的改进等时机。
相关推荐:
2014质量工程师《专业综合知识》章节考点汇总
2014质量工程师《专业综合知识》临考冲刺试题汇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