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组织与管理: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工程设计的成果阶段,也是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的后期考核验收阶段。
1.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准备工作
2.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其内容主要包括绘制总平面图、建筑物和构筑物详图、公用设备详图、工艺流程与设备安装图,编制重要施工安装部位和生产环节的施工操作说明,以及编制设备、材料明细表等,并确定工程合理的使用年限。
施工图的设计深度应满足设备和材料的安排,特种非标准设备的制作,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程施工需要以及工程价款结算需要等要求。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1)跟踪设计。
(2)多方案比较法。
(3)协调各相关单位关系。
4.施工图设计审查
由于施工图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也是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因此,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审查的重点是: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是否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施工图预算是否超过设计概算。
施工图设计审查的基本内容如下:
(1)总体审核。
(2)总说明审查。
(3)图纸审查。
(4)审查施工总预算与总投资概算。
(5)其他政策性要求。
(6)报批审查。上述审查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其委托有关审查单位对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或不合格的,不发施工许可证,不得交付施工。审查机构审查不代替设计单位承担设计质量责任。
5.施工图设计交底
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对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详细的说明,进行系统的设计技术交底。设计交底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参加。设计交底通常会与图纸会审一并进行,研究解决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质量隐患,避免后期施工出现返工浪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