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风险防范
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是双方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集中体现。从施工企业角度讲,施工合同是其通过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但在实践中,由于合同管理中防范意识不强,使企业的主张不能得到保护,声誉和利益受损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避免合同风险是每个施工企业都应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同时,施工合同风险的存在客观上又是由于施工合同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决定的。施工合同的特点,一是合同履行周期长,二是合同履行内容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三是承包施工单位履行合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四是牵涉到的主体除了合同双方以外,往往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第三人利益等。
一、参与要约取得成为合同相对方资格阶段的风险防范
在投标前,仔细领会招标文件的精神,吃透业主的意图和要求,逐条分析合同责任,要仔细研究审查设计图纸,认真核实工程量,并结合实际具体地确定各个事项的单价和各项技术措施费用,在全面了解招标文件要求和全面了解项目施工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投标策略。作为施工企业,在投标中也应充分考虑自己单位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各方面有满足项目实施需要的条件。
在取得施工承包合同主体资格后,合同工作内容转入到签约阶段。该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回顾分析前阶段已形成的组成合同文件的全部内容,包括招标文件、投标书及附件、中标通知书、图纸、标准规范等有关技术文件,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以争取签订比较有利的施工承包合同。以下实质性条款,应引起足够重视。
合同一经签订,即成为合同双方的最高法律,合同中的每一条都与双方利害相关,所以在合同谈判和签订中,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各个细节问题都要考虑周到,并作明确的确定,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一切问题都应明确具体地以书面形式约定,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和保证。合同中应体现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的具体条款。
编辑推荐:
造价工程师考试指南
造价工程师报考热点问题答疑
2000年至201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汇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