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审时度势、果断出手,大力度地安排了约四万亿投资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等等。"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是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在建设领域应该充分发挥标准定额引导和约束的双向作用,完善标准体系,健全法规制度,加强造价管理,加大监督力度,把优化工程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把提高建设标准与节约环保、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改进企业管理与规范经济秩序、增强市场竞争力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是一项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离不开科学的标准定额的引导。充分发挥标准定额的引导作用,目标是使标准定额在各项建设中履行好职责,着重做好组织、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为各项建设创造和谐的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成为经济建设的推动力量。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第二,引导全社会的建设行为。通过制定标准引导激发全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并发挥社会成员的建设主体地位。如果社会成员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自觉使用标准定额去指导各项投资建设,那么建设成果就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标准定额就轻而易举地达到预期成效。因为标准定额是确保安全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技术依据,是落实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有力工具,更是引导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促使工程建设项目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充分发挥标准定额的引导作用,引导全社会的建设行为,就能够保证建设质量,为工程项目决策与实施提供监督约束依据。
充分发挥标准定额的约束作用
第一,加强法规制度约束。紧密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职能,以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休系为经济建设和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和依据,加强标准定额的法规制度的监督约束作用,在标准计划的下达上尽量满足当前的需求并加大投入,做好规范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石油储备库等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标准制定工作,重点做好建筑节能减排的标准制定工作,为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设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另外,标准定额本身是以技术法规体系为指导,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依据,更好的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显著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所以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基础性、战略性课题的研究,完成《工程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标准》、《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和《中国古代建设标准》等重大课题,大力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条例)工作,确保“保增长、扩内需、结构、促民生”宏伟目标保质的运行。
第三,加强标准使用情况的监管约束。开展相关强制性标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建设标准的宣传和贯彻,适时开展标准使用情况的督察活动。进一步完善标准的监督检查机制,以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或条文为主要依据,重点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检查活动,通过检查加强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力度,分析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和纠正不执行标准的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监督检查中,加大有关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管力度,按照工程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严把规划报批关、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关、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关,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规定的不得批准施工,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交付使用。
编辑推荐:
造价工程师考试指南
造价工程师报考热点问题答疑
2000年至201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汇总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