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4年造价工程师安装工程专业讲义:热处理

来源:互联网 2017-02-28 23:33

第二节 热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固态金属的操作方法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并获得所需金属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一种工艺。
需要通过热处理工艺来使焊接残余应力松弛、淬硬区软化,改善内部组织结构,降低氢量,提高耐腐蚀性、冲击韧性、蠕变极限等。
安装工程施工中的热处理一般分为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两部分。
预热的作用在于提高焊接接头温度,减少焊缝金属与母材间的温差,降低焊缝冷却速度,控制钢材组织转变,避免在热影响区中形成脆性马氏体,减轻局部硬化,改善焊缝质量,同时由于预热减缓熔池冷却速度,有利于排气、排渣,故可减少气孔、夹渣等缺陷。
通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低于O℃时,一般除有色金属外都应进行适当预热。对35#、45#钢预热温度可选用150~250℃;含碳量再增高或工件刚性很大时,可将预热温度提高到250~400℃;局部预热的加热范围为焊口两侧150~200mm.对黄铜焊接时,当壁厚为5~15mm,其预热温度为400~500℃;壁厚大于15mm时,预热温度升高到550℃。
安装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焊后热处理过程主要有退火、回火、正火及淬火工艺。
根据钢材的加热温度、保持时间及冷却状况可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三种。
(2)不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 c1~Ac3或Acm(Ac1是指碳素钢加热时,珠光体开始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Acm是指过共析钢中,珠光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过剩相渗碳体也全部溶解的温度)之间适当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常用于工具钢工件的退火。
2.钢的正火工艺
正火较退火的冷却速度快,过冷度较大,其得到的组织结构不同于退火,性能也不同。如经正火处理的工件其强度、硬度、韧性较退火为高,且生产周期短、能量耗费少,故在可能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正火处理。
淬火是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范围内发生马氏体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多用于各种工模具、轴承、零件等。
回火按不同的加热温度可分为:
(2)中温回火。
(三)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二、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
(二)辐射加热
整体热处理见第七章第二节。
12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