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几点做法
某工程地下室施工季节为夏季,采用商业混凝土。为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混凝土拌制。为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其浇筑温度不超过28℃,要求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低温井水拌制混凝土,骨科放置在遮阳篷中.避免阳光直晒。现场泵送时,管道用湿毛毯覆盖,常洒水降温。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符合质量标准。本工程明确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分三次自东向西连续进行浇筑。
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由一名技术人员经常检查前面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情况并配合采用二次振捣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同时也可防止出现冷缝。
混凝土表面是外观质量的关键工艺。本项目采用两道木抹和一道铁抹的工艺。第一次采用长柄木抹,主要是将表面挤压平整,使表面的水泥乳浆均匀分布,浆液厚度为3毫米一5毫米。待表面收水时,进行第二道木抹抹面,其作用是赶出表面泌水。二次抹压表面处理,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闭合泌水收缩裂缝。最后一道铁抹需待泌水赶出后,方可进行。将表面砂粒压入浆面,至有青色呈出即可。过度的抹平压光也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Ca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放出结合水而混凝土表面碳化收缩,导致表面龟裂。
分层测温。《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为保证工程质量,采取测温手段是必要的,测温孔均匀分布于基础平面,一组设三层,埋设深度自下而上为100毫米、900毫米、1700毫米。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每2小时测温一次,降温阶段每6小时测温一次.并同时测定环境温度,直至温度稳定为止。
相关推荐: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动态监测方法
混凝土拌制。为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其浇筑温度不超过28℃,要求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低温井水拌制混凝土,骨科放置在遮阳篷中.避免阳光直晒。现场泵送时,管道用湿毛毯覆盖,常洒水降温。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符合质量标准。本工程明确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分三次自东向西连续进行浇筑。
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由一名技术人员经常检查前面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情况并配合采用二次振捣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同时也可防止出现冷缝。
混凝土表面是外观质量的关键工艺。本项目采用两道木抹和一道铁抹的工艺。第一次采用长柄木抹,主要是将表面挤压平整,使表面的水泥乳浆均匀分布,浆液厚度为3毫米一5毫米。待表面收水时,进行第二道木抹抹面,其作用是赶出表面泌水。二次抹压表面处理,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闭合泌水收缩裂缝。最后一道铁抹需待泌水赶出后,方可进行。将表面砂粒压入浆面,至有青色呈出即可。过度的抹平压光也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Ca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放出结合水而混凝土表面碳化收缩,导致表面龟裂。
分层测温。《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为保证工程质量,采取测温手段是必要的,测温孔均匀分布于基础平面,一组设三层,埋设深度自下而上为100毫米、900毫米、1700毫米。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每2小时测温一次,降温阶段每6小时测温一次.并同时测定环境温度,直至温度稳定为止。
相关推荐: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动态监测方法
来源:233网校-岩土工程师考试责编:ljwzmznd评论纠错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