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鸦片战争相关问题的探究,培养学会客观、全面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材料,认识到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与深入理解,感悟与体验,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尤其是学习同仇敌忾、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烂苹果的定律",创设情境并提问:如果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就像这个腐烂了的苹果,同学们能想到它衰败的原因有哪些?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鸦片战争的背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问题为:(1)你能归纳出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吗?
(2)中英对外贸易的情况怎样?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回顾知识,对各问题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逐一解决以上问题。
2.鸦片战争的过程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示意图阅读教材内容,归纳鸦片战争的过程。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归纳总结。
教师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几个片段,提问:你熟悉这些场面吗?你可以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准确排列吗?学生根据自行总结的鸦片战争过程对电影片段进行排序,巩固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认识。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南京条约》内容,完成表格中内容项的知识填充。
(2)教师强调: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最大影响是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一系列权益的丧失,中国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3)教师提问: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讨论完成后发言,教师总结: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4.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中叶英国刊登的一幅漫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方面,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方面多角度分析。
小组讨论完成后学生自由发言,突破难点,师生总结: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教师点明鸦片战争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生存危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观念、清朝政局等方面开始发生全方位的变化。
作业:假如要为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战斗的民族英雄建立一座纪念碑,你将会撰写怎样的碑文?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