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2018年吉林特岗生物预测题
2018年吉林特岗生物预测题
一、选择题
1.血液属于哪种组织(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答案】C。解析:血液是由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两部分组成。有形成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约占血液的45%,其余55%为无形成份----血浆,血浆中水份占91-92%,其余是各种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其中的有形成份红细胞的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是这样。因此血液属于组织,它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有营养、保护等功能。
2.人体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听神经 D.大脑皮层
【答案】D。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人们常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2015年歌手姚贝娜捐献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两名患者,使他们重获光明。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1是虹膜,可以调节晶状体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B.2是晶状体,像一个凸透镜,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C.3是角膜,俗称白眼球,有保护作用
D.6是视网膜,能接受光线刺激产生视觉
【答案】B。解析:1是虹膜,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A错误;2是晶状体,像一个凸透镜,对光线起折射作用,B正确;3是角膜,4巩膜俗称白眼球,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C错误;6是视网膜;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才能形成视觉,D错误。
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母鸡带许多小鸡觅食 B.一群觅食的麻雀
C.秋天向南迁徙的雁群 D.蜜蜂的群体生活
【答案】D。解析:母鸡带许多小鸡觅食、一群觅食的麻雀、秋天向南迁徙的雁群,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ABC错误;蜜蜂的群体生活有明确的分工,有蜂王,因此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
5.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根 B.茎 C.叶 D.花
【答案】D。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和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6.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桃子的果肉是由胚珠发育而成
B.花生仁由子房发育而成
C.大豆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D.西瓜籽的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答案】C。解析:桃子是的果肉由包围子房的子房壁发育而来,胚珠发育为种子,故A错误;花生仁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珠被发育为种皮,也就是花生米的红衣;花生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故B错误;大豆是双子叶植物,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其胚乳(受精极核)发育成熟过程中已经吸收,故C正确;西瓜子的壳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故D错误。故选C。
7.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A.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 C.变态发育 D.不变态发育
【答案】A。解析:昆虫的发育均属于变态发育,有的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发育方式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蝉、蟋蟀、蝗虫、蝼蛄、蜻蜓等昆虫的发育就属于这种发育方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下列对动物类群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答案】B。解析: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故A正确;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故B错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故C正确;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故D正确。故选B。
9.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进化的过程正确的为( )。
A.单细胞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
B.节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单细胞动物
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单细胞动物
D.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答案】D。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而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故选:D。
10.下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据此判断甲、乙的呼吸时期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答案】A。解析: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
二、判断题
1.人患近视眼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
【答案】√。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因此题干说法正。
2.在血液成分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凝血。( )
【答案】√。解析: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特性是容易与氧结合和分离,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因此,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
3.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就是动脉血。( )
【答案】×。解析: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是根据是血液中的含氧量来划分的,不是依流动的血管来划分的,如肺动脉里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
4.人在作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答案】√。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5.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 )
【答案】√。解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6.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到陆地上生活。( )
【答案】√。解析: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到陆地生活。
7.植物进化的历程是: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
【答案】×。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
8.平时吃的葡萄是植物的一种器官。( )
【答案】√。解析: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葡萄属于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9.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
【答案】×。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社群中,各个组成成员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是最占优势者。它指挥着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如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制度",包括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和它们的后代,还有属于下级的雄狒狒.注意:狒狒群体生活的特点是有其等级次序,社群内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首领",由它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
10.嫁接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
【答案】√。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没有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而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异,能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遗传,因此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