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说课稿《多彩的华夏之音》说课稿

来源: 2018-01-18 10:43

 《多彩的华夏之音》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花城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当中的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多彩的华夏之音》通过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世界各地最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音乐作为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的观念,并乐意通过音乐去了解不同的世界文化,加强对世界各种音乐文化独立性与价值的认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从而达到了解和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的目的。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和歌唱能力,但现在高中生音乐审美发展趣味在这一阶段中表现为热衷于流行音乐,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了解不多。鉴于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尚不能较全面规范的分析曲目、理解曲目,需要教师做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歌曲,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民歌的地域风格和基本情绪。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小组合作,能够提高鉴赏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感情、完整的演唱其中一首民歌,并能够了解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不同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有感情、完整的演唱其中一首民歌;难点是能够了解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不同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用音频导入的方式,给学生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歌曲是由谁演唱的?学生根据以往歌曲的积累能够回答出歌曲是由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接着,我再次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学生根据以往知识的积累能够回答出是陕北民歌,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并顺势引入课题《多彩的华夏之音》。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先提问学生对民歌的了解有多少?学生能够回答出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歌曲,我会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民歌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着,我再次提问学生:民歌的体裁分类和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根据以往知识的积累仅可以回答出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小调,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补充:民歌按照体裁可分为山歌、号子以及小调;山歌的特点是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号子的特点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不同的劳动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主要的分类有搬运号子、挑担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小调一般是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曲小曲,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的特点。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并在初步感受中,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通过逐渐引导的方式,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先请学生聆听歌曲《槐花几时开》,并且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来自什么地方,它的体裁是什么?学生仅能够回答出《槐花几时开》是四川宜宾的歌曲,它的体裁是山歌。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并进行补充:《槐花几时开》是一首四川宜宾山歌,它实际上是一种情歌,它的歌词只有四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想象。歌曲采用五声羽调式,曲调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首句是远景,充满了开阔、俊逸的气势;第二句一下子拉近,虽只写"手",但一个"望"字,勾活了"人"的神情和心态;第三句把主人公和为深化主题而设定的一个人物"娘"推到面前,是转折之句,也是铺垫之笔;末句以朦胧手法点题,又一个"望"和"几时开",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表面平淡、含蓄,内心火热、急迫。表现出四川人机敏、幽默的一个活生生的写照。衬词"啥""啥子"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点。节奏自由,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

接着,我会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聆听《猜花》与《对花》,并思考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风格的差异。学生自由回答,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猜花》是辽宁长海的一首民间小调,唱词是七言四句,前两句问,后两句答。第三句之后有一段衬词:"蹦啊,跳啊,花了一朵金线嘀流嘎啦梅花落呀依儿呀,"给优美流畅的旋律增添了诙谐俏皮的感觉。节奏和音调的特征,促使这首短歌情绪欢快、旋律流畅、易记易唱。《对花》是广东中山的"咸水歌"。中山咸水歌一般采用男女对歌的形式,歌词为上下句结构,每句字数较自由,同节同韵。有些问句方式,具有本地特点的是对歌者相互之间的称为和旋律进行,如"妹好啊咧"和"好妹啊啰嗬哎"两个衬句,大大增加了它的特殊的地方色彩。南方的小调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抒情、柔婉的趣味,这与江边人的生活方式、性格、气质有一定的关系。北方小调是欢快、热烈的音乐风格。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学唱北方小调《猜花》,进一步感受小调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习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学唱经过加工之后的民歌《龙船调》,并加入舞蹈动作。最后,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并针对学生的表演做出评价。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以上就是《多彩的华夏之音》说课稿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