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非常著名的流量小生,韩国出道然后大陆发展的代表人物吴亦凡在生日的当天发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一时间全网转载,吴亦凡的粉丝疯狂一样的给他打榜,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把他的专辑打榜打到外榜的首位。
如果这么看,怎么能叫文化“不自信”呢?新生代的老炮不是国外如此大红大紫么。
接的看,随后的几天,吴亦凡的新专辑里的歌曲一共八首,占据的国外榜单的前十位中的八位,随后招致了国外所有艺人的diss,紧接着苹果手机下架了吴亦凡的八首歌曲当中的所有的数据流量的环节,直接取消了他的专辑在外榜的位置。
恩,这就属于丢人没在自家门口丢,跑去国外了。
抛开他的创作水平不说,但是粉丝的这些疯狂的做法表面上看上去非常自信,对自家的偶像支持到底。但是深层次来看,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盲目崇拜,而盲目的崇拜背后就是极度的文化不自信。
十九大结束后,我们在之前的道路,理论,制度的三个自信后,补充了文化自信的含义。并且将文化自信定义成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底蕴,底蕴代表着民族的过去,更加深刻的指引着未来的方向。抛开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我们前进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我们的文化之所以今天灿烂辉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信奉和推崇的是文化的本身,而很少对于某个人的极度崇拜。儒家思想深入精髓,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儒家的“仁”,道家思想博大精深,是源于我们对于天地宇宙苍茫轮回之道的迷恋,法家思想深刻,是因为即使在今天我们仍旧信奉的“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推崇的思想,是因为这些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现实的指引,而并不是源于某个人的力量推动。换句话说,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最终是繁荣人民的文艺,人民不是少数人的代名词。
所以,粉丝喜欢偶像的行为本身是个人喜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做到盲目崇拜,就是打着文化自信的旗号,做着文化不自信的事情。对于偶像的崇拜,把他的作品交给市场,而且是正常的市场机制下,在市场机制的大浪淘沙下看是否能滤出真金,如果侥幸存活,这难道不才是应该欢呼高兴的事情么。即使退一万步讲,他的作品最终没有能够抵挡市场的冲击,那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他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进步,最终做出更好的作品回馈给粉丝,回馈给社会。这才是双赢的局面。
所以,什么是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本地方的文化抱有自豪感,荣誉感。但是自豪不是自负,荣誉不是过誉,任何事情的发展总是需要遵循规律,遵循一定的阶段性的特征。历史也终将会证明: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