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中级银行从业《法律法规》讲义(6)

来源: 2019-03-23 22:34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

  一、概念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也就是资金的价格。利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是从属于信用活动的经济范畴。从本质上看,利息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利息反映所处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间的比率,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

  二、利息率的主要种类

  (一)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商定的利率,在整个借贷合同期内,利率不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或其他因素而变化。固定利率便于计算成本和收益,但在期限较长、市场利率变化较多的情况下,借贷双方都可能会承担利率波动的风险。

  浮动利率是指银行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共同商定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更好地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由于能够根据资金供求随时调整利率水平,有利于缩小利率市场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对于借贷双方都比较合理,但浮动利率不便于计算与预测成本和收益。

  (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本金的比率。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存款人的利息收益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对金融机构集中社会资金的数量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存款利率越高,存款人的利息收入越多,银行的融资成本越高,金融机构集中的社会资金数量越多。

  贷款利率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和借款人的筹资成本,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贷款利率越高,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越多,借款人的筹资成本越高。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即为存贷利差。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的经济效益,对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和货币流通也有重要影响。

  (三)基准利率和基础利率

  基准利率通常是由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再贴现利率。基准利率一旦发生变动,金融市场其他利率也相应地同向变动。

  基准利率有两重含义:一是基准利率决定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是金融机构系统制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有价证券利率的依据;二是基准利率表明中央银行对于当期金融市场货币供求关系的总体判断,基准利率的变化趋势引导着一个国家利率的总体变化方向。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可以理解为我国目前的基准利率。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的过程。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反映资金价格的利率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达到均衡,以期实现对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深化发展;有利于完善金融调控体系;有利于促进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目前,全球除了少数国家和地区外,绝大部分都已经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一是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二是以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为核心的利率调控机制,三是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重要内容。自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后,我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不断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拆借利率管制。

  1996年和1998年,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相继实现利率市场化发行。

  1997年,债券回购利率实现了市场化。

  2000年9月,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以上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

  2003年11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放开。

  2004年11月,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全部放开。

  2004年10月,放开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允许金融机构下浮存款利率。金融机构根据规定的存款基准利率,结合自身经营目标,具体制定本机构的存款利率。

  2008年4月,银行间市场利率市场化。

  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2014年3月1日,在上海自贸区已先行取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2015年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也进行了调整,其中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5倍。

  截至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融资中,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托及租赁融资等非贷款类融资业务,以及银行体系贷款都已经实现了由市场主体自主定价。主要表现在:一是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全面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主要包括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利率的市场化。二是贷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外币存贷款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水平将受到市场资金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不定,使金融市场上各经济主体承受较大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调剂资金余缺的信用中介机构,存贷款利差是其重要的利润来源,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必然对商业银行资产收益、负债成本、资本管理、战略发展等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包括: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影响银行存贷差的利润空间,尤其对国内银行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造成冲击;把定价权交给了市场,对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系列风险;改变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影响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使竞争日益激烈;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了资本管理难度。

  同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市场上肯定会出现一些新的机遇。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创造更加自由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主动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手段。

  面对上述影响和机遇,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向综合化经营模式转变,调整盈利模式及收入结构,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摆脱利差利润的限制;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体系,提升自身的定价能力;调整存贷款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方法和相关制度,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避免信用风险增加带来的潜在危机;丰富和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和水平,完善管理体制,为银行取得收益提供保障。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