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福建农信社面试模拟题:“家长群”折射教育焦虑
【命题预测】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不少中小学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群促进家校联系。然而实际中,原本的交流平台发生变异,有的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有的群还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对于家长群沦为“马屁群”,你怎么看?
【解读】
作为家校联系和沟通的平台,微信群等交流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本身并没有错,然而过的使用甚至异化成广告群,马屁群,则是家校关系异化的一个个缩影,而其背后,则是社会对教育的深深焦虑。
近几年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也越来越方便。随着微信和扣扣的普及,这些社交软件基本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学的时候有同学朋友群、工作时候有工作群、亲戚朋友有家庭群、买东西购物有优惠券群,各种各样的群把我们的通讯录挤得满满的,就连孩子的教育这块也被这样的群充斥着。家长群,差生群,优等生群,三好学生群。各种名义的群乱七八糟的群都堆满了我们的微信和扣扣,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长此以往,家校双方责任错位、角色迷失,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属品,正常的家校关系被异化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权责界定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则源于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过度焦虑。
因此,一方面需要努力构建良性的家校共育局面,学校正视、引导和化解家长的焦虑,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焦虑。另一方面尽可能清晰地厘清学校与家庭的权责边界、角色分配,让家校双方各得其所、各尽其责。具体来说,可以借鉴青海省教育厅出台的相关规定:第一,休息时间不要发;第二,作业、成绩排名等不要发,批评表扬、拉票评比不发;第三,未经区教育局许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不要发。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回复,避免“拍马屁群”的出现;第四,与工作无关的言论、图片、链接等信息不要发,避免“广告群”的出现;第五,他人隐秘信息不要发。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