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目标,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推动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人民网4月5日)
近些年,我国出台各种政策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将目标不断细化,我国职业教育驶上了发展“快车道”。然而,从2008年开始,出现“就业难”与“招人难”的尴尬问题。一边是“公考热”席卷全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另一边是技术工人短缺,企业招人难、留人难,叫苦连天。这其中固然有就业观念落后等因素,但也从侧面折射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职业院校怎样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职业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教育,更是生产生活。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的规划,持续不懈的奋斗。然而,有些地方提起职业教育就“哭穷”,不少学校缺教室、缺实验实习场地和设备、缺电脑,缺图书,缺师资等。这样的学校怎么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各地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加大资金投入,下好“先手棋”,多为未来培养人才,为以后发展培养充足人才资源。
企业是用人的主体,人才培养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众所周知,“德国制造”世界领先,主要是因为由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为主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被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然而,在国内,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的企业害怕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损坏机器设备,不欢迎学生实习。教学内容无法与企业需求对接。造成学生毕业就“失业”、而企业“招工难”的困境。
打破“学而优则仕”观念,为职业教育“正名”。根据权威组织的统计,德国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而在我国,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大部分学生家长认为,追求高学历更能在社会站住脚,职业学校是高等学校录取剩下的学生,这样的观念和评价标准,直接导致职业教育受歧视的结果。另外,直接创造财富的一线劳动者的经济财富和社会待遇不高、社会保障程度低,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些职业。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决定着产业素质、代表着民族品牌。当下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因此,政府部门应当牵好“头”,构建一种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有效机制,把学校和企业“拉”到一起,建好“人才摇篮”。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文/汪世东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