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信社招聘申论备考热点——精准扶贫之产业扶贫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回顾脱贫攻坚历程,注重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鲜明特色。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而产业扶贫的政策唤醒了各地发展自主产业的主动性,打开了不同地方的想象空间。
贵州野生植物刺梨富含维生素,产业化发展之后恰好顺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甘肃陇南的电商使农产品变商品,贫困户享受技术进步红利;江西瑞金的知名品牌“廖奶奶咸鸭蛋”采用合作社模式,成了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致富蛋”。可以说,哪里产业发展得好,哪里扶贫的效果就突出、后劲就充足。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产业发展是经济活动,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而不是一哄而上,同时也要按照市场需求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权威论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习近平
脱贫攻坚,要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习近平
在脱贫致富基础上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习近平
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力亲为抓脱贫攻坚。——习近平
[存在问题]
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抗击风险能力较弱,常常会面临缺资金、缺技术、缺品牌、缺产业链等难题。
另一方面,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经营层面的问题,比如说短期化倾向,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优先发展“短平快”产业;又如脱离群众的倾向,一些地方贫困户并没有融入产业;还有一些地方不切实际造“盆景”工程,一哄而上造成市场过剩。
凡此种种,无不制约着产业扶贫的推进。在产业方面,很多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科技水平低、要素配置不足、主体发育滞后等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些问题,既是现阶段产业扶贫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亟待破解的难题。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