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政策
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
现代智库,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泉源,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趋势。
(一)问题表现
1.定位出现混乱。
目前,中国智库建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化、泡沫化、低水平传播等倾向。近几年智库数量大幅上升,但有一些商业机构以及完全不具备智库建设基本资质的机构也摇身一变为智库,导致智库泛化现象。
2.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与国际一流智库相比,我国智库在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其研究质量与思想创新能力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针对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不够,不少智库研究仅停留在媒体评论、资料分析上,远未达到国家决策所需的智力支持水平。
3.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际关系的需要。
目前,中国智库的国际化速度、广度以及国际影响力,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际关系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智库数量较少,智库公共外交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智库思想创新力的不足,导致了影响力的薄弱。
2.官方智库改革乏力,缺乏核心推动力,民间智库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引领。
3.当前大学智库在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建设上面子工程较多,核心管理和研究人员普遍由兼职人员构成,使得大学智库成为漂浮在大学中的孤岛。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