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以'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秋以为期(《诗经·氓》)
7、“以”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常译作“把、用、在、凭借、因为、按照等”
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
8、“以”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
例:农人告余以春及。(“春及”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谈笑”,动词活用作名词,属名词性短语,谈笑的方式)
9、与疑问词“何、奚等”连用,构成倒装式介宾短语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即“以何”,表依据,凭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即“以奚”,表依据,凭什么)
10、“以”后省略“之”字,“以”常译作“把”;“之”作代词,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例: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之”代上文的“清流激湍”)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秋以为期(《诗经·氓》)
7、“以”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常译作“把、用、在、凭借、因为、按照等”
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
8、“以”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
例:农人告余以春及。(“春及”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谈笑”,动词活用作名词,属名词性短语,谈笑的方式)
9、与疑问词“何、奚等”连用,构成倒装式介宾短语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即“以何”,表依据,凭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即“以奚”,表依据,凭什么)
10、“以”后省略“之”字,“以”常译作“把”;“之”作代词,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例: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之”代上文的“清流激湍”)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