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语文:唐诗鉴赏——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来源: 2020-04-29 11:0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中夜:半夜。值:碰上……的时候。
  ⑵觉(jiào):睡醒。繁露:浓重的露水。
  ⑶临:面对。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⑷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⑸泠泠(ling灵):形容声音清越。
  ⑹逾(yú余):更加。
  ⑺时一喧(xuān宣):不时叫一声。
  ⑻倚(y?乙):斜靠着。楹(yíng营):房屋的柱子。旦:天明、天亮。
  ⑼言:说。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4.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坠”“泉响”“鸟喧”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5.诗中哪个词最能明显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其有如此情感的原因(4分)
  6.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分)
  7.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本诗意境加以分析。(3分)
  8.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4分)
  9.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0.试分析“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写法上的特点。(6分)
  1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1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分)
  1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2.以动写静,反衬。
  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4.诗人以动写静,或反衬(2分)用露、泉和鸟的声响来反衬环境的幽静,营造出幽静凄清寂寞的意境,(1分)从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愁苦(1分)
  5.“寂寞”(1分)
  原因: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被贬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答对两点即给3分)
  6.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1分)营造了一种幽清、冷寂的意境,(1分)表现了诗人谪居中的郁悒(孤寂、伤感)之情。(1分)
  7.反衬手法,以动衬静,(1分)“泉响”反衬四野的空旷、冷寂,“鸟喧”,反衬夜的静谧。(2分)
  8.即事成咏,诗人夜不能寐,起望西园,倚楹至旦,体现其“寂寞”;即景寓情,描写空旷幽寂的环境,衬托诗人的“寂寞”;末句直抒“寂寞”之胸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9.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月夜西园图,营造了空旷凄清的意境,寄寓谪居僻远之地、情怀无人理解的寂寞心情。(5分)
  10.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从石上流出的泉水,那声音似乎愈远愈响,可见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反衬出夜的静谧。(6分).
  11.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2分,答对3个得1分)通过这些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
  12.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2分)
  13.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2分,意对即可)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