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性和条件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考点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改造时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党和政府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在两种积极性上,即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党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要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2)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中共中央在1953年12月经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3)手工业合作化
1.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2.组织形式: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步骤:从供销人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手工业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