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考点: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现在将这场论战定性为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那么这次论战到底是围绕哪些问题展开的呢?对近代中国又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呢?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说对这次论战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为什么会有这场论战呢,其实就是当维新派在各层次开展自己的活动时,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在要不要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上有了巨大的分歧。其中守旧派是对传统守旧派与洋务派的统称:传统守旧派既排斥西方科学技术,又拒绝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洋务派的思想较传统守旧派要进步一些,即他们赞同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但是也排斥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而我们都知道,维新派他们不仅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重要的是,他们在政治制度这一层面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们想要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度,这一点也是最为守旧派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在当时那种情形之下,守旧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了一系列攻击,将其斥之为“异端邪说”,还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说他们破坏了封建礼教,是有罪之人。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具体来说,这次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传统守旧势力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否则就是“违背天理”啊!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我们绝对是不能做的!宁愿国家灭亡,也绝不走变法之路!洋务派中的典型代表张之洞也反复强调老祖宗留下来的伦理纲常是不能变的。对于他们这一观点,维新派指出,事物的进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法则,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即使是“祖宗之法”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救亡图存。因为当时中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瓜分危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乃亡”,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挽救中国危亡的局面。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传统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洋务派则进一步补充到,“民权”二字会对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会导致中国社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因为“纪纲不行,大乱四起”针对守旧派这一观点,维新派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只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当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其《辟韩》中甚至直接提出:“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即国家应是公民所共同拥有的财产,你们这些所谓的领导层不过是人民的公仆而已。维新派还认为,君王是由人民共同选举出来的,民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而这样一种观点是直接向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权威发起了挑战。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在论战过程中,守旧势力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不可改变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是不能触动的,当然,政治制度与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更是不可改变而维新派则痛斥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如果想要改变中国所面临的危急局面,则必须要废除八股之举,改科举,不断向西方学习。
以上是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问题,当然,此次论战涉及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正如文章在最开始所说的,主要是围绕“西学”进行,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当中的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当然重要的是维新派在制度层面等相关思想上所取得的进步。这次论战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积极的,因为过这场论战,知识分子的眼界被进一步打开,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西方的政治学说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这些都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作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