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考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脉络
进入半殖民地半殖民社会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地出新招,一浪高过一浪,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首先出现的就是钦差大臣林则徐。林则徐在销烟的过程当中,看到了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些新的信息。所以,称他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写了一本《海国图志》,他们俩,林则徐和魏源,开启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但是,并没有能够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这样,历史任务落到了农民阶级的肩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了《资政新篇》,但是这两个文件各有各的“硬伤”。更重要的是,农民阶级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也不可能救中国。1864年,太平天国倒在血泊当中,救国救民的任务落到了下一个阶级,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身上。
洋务派提出了以中学为本体,将西学为我所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这个思想大家一听,应该能够感觉出它的弊端所在。“中学为体”是以封建专制统治作为本体,“西学为用”呢,是用先进的西方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现在你可以想一想,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一个晚期的癌症病人,你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嫁接在这上面,能够救得活他吗?所以,我称它为一朵西方的鲜花,插在国产的牛粪上。洋务运动后来也失败了。
接下来又有人在思考,光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救中国,救不了,现在我既学科技,又学西方国家的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我既变革经济这个层面,还变革政治这个层面。随之,维新变法运动就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经过了思想宣传,经过了百日维新的政治运动,但是维新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的。这个阶级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当中,曲曲折折的生长起来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这么一个阶级是一个缺钙的阶级,带有天生的软弱性。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维新变法肯定也是要失败的。经过了103天的维新变法如同昙花一现,最后夭折了。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经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失败后,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得以发展起来。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次革,出现了南京临时政府,分权的临时约法也出现了,等等。但是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个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篡夺了。不管怎样,这朵花比刚才我讲的洋务运动那朵花,插在粪上的那朵花,要好多了,是历史的进步。所以,毛泽东在认定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指出,中国完全的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辛亥革命说起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个问题上,辛亥革命是有历史性的进步。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民主科学的观念传到中国。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