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基础:综合知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我国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
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
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面积有100多万平方千米,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面积最大,西藏和北方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和广东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和西藏为高山和高原喀斯特。
桂林喀斯特地貌
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广西桂林、阳朔一带。桂林位于一个巨大的褶皱盆地中,这一地区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降水丰沛,漓江穿盆地而过,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岩溶地貌景观。
高原喀斯特地貌
随着海拔升高,气候变得寒冷,石灰岩岩溶地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云南路南石林是目前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石灰岩石林。
云南路南石林
石林以岩溶峰丛地貌景观为主。这里有厚层的石灰岩,在地壳运动的抬升过程中,多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最早一期石林形成于2亿5干多万年前的早二叠世晚期,而最新一期还正在形成中。其间经历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积的覆盖以及多次的抬升剥蚀。
我国北方石灰岩地貌
我国北方也有大面积石灰岩,由于水少,水质呈偏碱性,难以形成南方那样的清秀地貌,北方石灰岩山地棱角突出,洞穴沉积也另有风采。在有河流的地区,石灰岩岩溶地貌多呈峡谷,谷底宽阔而平坦,崖壁高而陡峻,如北京、河北一带的拒马河上游、北京白河上游的龙庆峡、山东枣庄的熊耳山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