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士兵考军校物理考试大纲:分子动理论内容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大部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有一些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分子的直径极小,是以10-10m来量度的。一滴水内含有约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间隙,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气体分子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例证。所谓扩散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且难以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且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又存在斥力。物质内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当分子间距为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此时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起主要作用。若分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的10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此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主要有物体的温度、体积、状态和质量。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其内部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也发生变化,所以分子的动能发生变化,故物体的内能大小也发生变化;物体的状态、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也发生变化,故分子势能也发生变化,从而使物体的内能大小发生变化;物体的温度、状态、体积一定时,对同种物质而言,它的质量越大,则内部的分子数目就越多,所以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增大,即物体的内能也越大。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4.做功的过程:能量转化的形式
在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都是其它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外界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使物体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成了其它形式的能。例如用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内能增加的过程中,就是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摩擦生热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推动活塞而做功使空气内能减小的过程,就是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