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军转干考试申论辅导资料:雷人书名无奈内容空虚

来源:[db:来源] 2015-08-11 11:23

  【命题热点】

  雷人书名掩饰不了内容空虚

  【背景链接】

  近日,豆瓣上一则"书名为什么这么长:当代中文书名大赏"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读者的关注,更有出版社在微信微博上公开评选"最雷"书名。有记者将这些图书"奇葩"书名进行了梳理,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利用各大出版机构评选年度图书之际,借助书名吸引读者注意。图书出版界的这种过度"书名营销",也引发了读者的不满。

  那么,图书出版界这些所谓"奇葩书名"、"雷人书名",到底"奇葩"在哪,"雷人"在哪?

  在这个帖子中,共列200多种图书,但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超长书名,例如《你要爱上自己,给她饭吃,给她水喝,给她情书》《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他像鸡一样给你下蛋》、《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彬彬有礼地离开吧,不要和地球人谈恋爱》,或是无厘头,或是不知所云,让读者如坠五里雾中。有的书名套用流行句式,如《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我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以及《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大众文化的复制、雷同、类型化现象,十分严重。还有一些图书书名,"渲染'单身可怕'、'剩女愁嫁'的气氛",比如《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有的则是恐怖诉求,比如《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所有的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等。从市场和读者的反应看,这些"奇葩"、"雷人"赚眼球书名,一些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提升了图书的销量,但一些却遭到读者的投诉。

  的确,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眼球经济"时代,而所谓"眼球经济",其实质就是为了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为了吸引眼球,为了搏出位,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所以,图书出版界这种单纯依靠"书名"的营销、炒作,使图书文化产品日益趋向浮躁化、泡沫化和空心化,而伤害到图书的真正文化价值。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存在与超越》中,曾经对现代文化的一些特点做过分析:在现代文化表达的泛滥中,其主要特点就是追求所谓的"新奇",既然现有的一切文化形式都不能激起人们的想象力,人们就不断地追求"新奇","新奇"被誉为人们寻求的主要知识,这种文化热情,对新奇的东西的渴望,使人们不断侈谈所谓的"新",仿佛只要是新的,就必然是有效的,如果什么东西被冠之以"新",就会身价百倍,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屑一顾,这起了一种刺激的作用,当它不再使人惊奇时,这种刺激就不会再起作用,它也就平淡无奇了。

  图书出版中的这些"奇葩"、"雷人"书名,期望通过重新命名事物的方式,来发掘读者的心理感受能力,使读者的注意力为不熟悉的词语的奇特效用所吸引,或受到新奇的刺激和影响,但是最终读者会发现这些"奇葩"书名、"雷人"书名,只不过是一种文化伪装,它最终会变成陈腐,被人们所抛弃。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