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考试申论热点:信息安全谨防“微信”成“危信(2)
[专家点评]
2014年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强调了国家安全的总体性,指出国家安全是各种安全的综合,系统论述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微信,作为一款实用的网络社交软件,短短时间内已拥有3亿用户,其火爆的成长速度令人始料未及。一方面,微信已悄然改变了国内手机用户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它的快速崛起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巨大冲击。摇一摇、扫一扫、朋友圈……"微信"实在是火了一把。对于军人而言,答案不容乐观。军人涉足微信,仿佛涉足"危信":个别军人心存侥幸心理,以为在虚拟空间里谁也不认识谁,说话便无忌讳,更有甚者,为了显摆卖弄,将军事设施、武器装备、军事演习等秘密泄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信息化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象征,使用微信这种通讯软件本无可厚非,但微信的无障碍浏览传播,使得失泄密危险的瞬间发生不再是危言耸听。同样,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重要部门信息网络遭到间谍机构密集攻击。现在,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已由黑客们个人行为演变成有组织的团伙、集团行动和某些国家的网络间谍活动。有资料显示,目前境外有数万个木马控制端、数千个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对着我国,境外间谍机构疯狂采用"狼群战术"、"蛙跳攻击"、"摆渡攻击"、"网站钓鱼"等对我国实施网络窃密和情报渗透,国家安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网络密切相关。
第二,西方国家搞网络心理战破坏我国政治社会稳定。信息海量传递和文化自由交互,使得网络空间成为没有防区范围、随时都在对冲的思想战场。西方敌对势力钻我国网络法律和监管的空子,利用网络空间对中国进行舆论攻击,实施政治打压,丑化中国国际形象,目的就是通过网络舆论激化我国的"社会矛盾点",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此,我们应该给予高度警惕和进行积极防范。
第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和侵权行为愈来愈猖獗。网络洗钱、网络诈骗、网上黄赌毒等犯罪活动蔓延全世界,智能手机移动网络更使犯罪分子如虎添翼,一个网络地下黑色产业链正在形成。网络社会正在全方位复制并不断翻新现实社会的犯罪形态,目前我国《刑法》已难以涵盖现实中发生的信息网络犯罪类型。同时,"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抄袭剽窃"等网络侵权行为愈来愈严重,而网络维权,寻求法律保护和司法救济却非常难。
第四,手机网络安全也是网络安全的一部分,对于军人来说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5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门召开座谈会,决定下一步将对微信等通信工具进行专项治理。作为军人,更应严格遵守制度规定,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勿用军人身份开通账号,更不能将办公环境中的军事设施等涉密信息上传朋友圈,谨防微信成"危信"。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