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河南省军转干申论参考题1
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 种意义上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而黄河经济的 发展又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 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 12%的人口,灌溉着 15%的耕地。60 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 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 1 万至 1.5 万立方 米∕秒的洪水 7 次,1.5 万以上的 3 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 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 3147 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 4600 多处,引黄灌 溉已由解放前的 1200 万亩,发展到 11000 万亩,增长了 8 倍。黄河水的利用多达 307 亿 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 多年来,有计划地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道,彻底扭转 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 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 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的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 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 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 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 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 20 世纪 80 年代多了一倍, 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 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 区拦沙工程的建议》,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 1.88 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 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 公元前 602 年至 1938 年的 2540 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 1590 次,改道 26 次。究其原 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 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 13 米,比新乡市高 20 米,"一旦堤防决口, 就是灭顶之灾"。
3.长期以来,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活动主要是防洪和扩大航运,这两项耗费了巨大 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但水质问题却是影响着密西西比河全流域"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 题。美国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有 15 个州,其中 5 个州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 这里很多河段都达不到美国政府 1972 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有关适于鱼类生存和人们游 泳方面的水质标准。调查表明,排入上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化学物质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污 染的废水。虽然美国政府对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十分重视,建设了大量工程,但计划中的工程 仅完成 60%左右,实际还只能勉强防御一般性大洪水。航运一直是上密西西比河重要的商 业活动。明尼苏达州到密苏里州之间的河段建造了 27 座船闸和大坝,虽然极大地改善了航 运条件,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大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仍是 密西西比河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泥沙淤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主要环境问题,过量泥沙使水 生植物的光透射性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上密西西比河的渠化、一系列船 闸、大坝以及通航水库也形成了一个拦截冲刷泥沙的系统。湿地减少也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各 州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上密西西比河至今仍没有全面规划,近年才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研究 航运与环境的关系,但尚未根本解决整个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依然存 在。
科学家警告说,森林砍伐已经使亚马逊河众多支流的水文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流受
到影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亚马逊河的 7000 条支流正逐渐干涸,另外肥料和农药也对 这些支流的生态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近年来,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较以前加快,一 些森林开垦为养牛场,还有很多林区则开垦成农田,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 大豆的种植面积很大,而大豆如要在赤道地区生长则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浓度很高的农药,势 必引发水质污染。为使亚马逊河免遭干涸的命运,巴西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禁止农民 砍伐沿河岸 50 米以内的森林;另一项法律则规定,只能伐 20%的森林,其他 80%的森林 可以根据政府批准的林业管理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但是,在这个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 亚马逊地区,上述法律以及其他环境法规常常受到漠视。
埃及地处北非,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曼扎拉湖位于 尼罗河三角洲的北端,是一个长 60 公里,宽 40 公里的长方型湖泊,它对尼罗河的"健康"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埃及各地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几乎都通过 5 条水渠流入湖 中。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前,因为人口激增,工业和农业及生活废水大幅增加,加上没有进 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曼扎拉湖水质急剧恶化,湖里鱼类几乎绝迹,鸟类也大量减少,生态环 境受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现实,埃及政府对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了这 样的认识:消除曼扎拉湖的污染,改善曼扎拉湖的水质,不仅对提高湖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 活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埃及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曼扎拉湖治污工程于 1992 年 开始实施,人工湿地的工程包括扬水站、污水沉降池、污水处理池、幼鱼池和养渔场等,2001 年工程全部完工。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基本消除了其中的污染物质,如富氧物质 的 70%、总浮游物的 80%、氮磷总量的 50%和粪便的 98%都己不复存在。记者在参观这 一人工湿地工程时看到,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沉降池,经过多次过滤和清 污处理之后再引入幼鱼池,鱼池里的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池中悠闲地游动。经过鱼池流入曼 扎拉湖的已处理过的水便不会再污染湖水。如今,这里的生态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4."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 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 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 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 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讲黄河本身而言, 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 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 25 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 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 1946 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 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 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