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考试申论热点:干部考察不妨问问“民意”
近日,一位初入组工战线的同志即将参与人生第一次干部考察,似乎有些紧张,便向我了解考察的流程。在我告诉他要找领导干部、同事、下属、村干部谈话时,他突然问道,要找群众吗?问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确,既是考察干部,自当尊重民主,怎能少了群众这一环呢?
干部考察工作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性环节,在干部选任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直接关系到选人用人的质量。但能否考出实情、考出全面,与考察人员的人员选择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我们通常会把领导、同事、村干部纳入考察人员名单,但这些同志大多是党员干部,尽管视角略有差异,但所了解被考察干部的情形大致相似,仅听同志们的评价、分析似乎还不够。
时下,在少数地方的领导干部中,"好人思想"确有存在,有的同志知道些情况、了解些问题,却不愿在干部考察时多说一句。尽管并不能为此就责怪相关领导干部对组织不担当、不负责,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没人希望成为"阻人仕途"的"恶人"。不仅如此,就班子来说,一旦有同志得到提拔,腾出空缺岗位来,其他同志也会有晋升机会,哪怕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他们也不会多说什么。长此以往,干部考察很容易沦为形式,陷入"套路化"。
干部选任是保障各级党组织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此说来,我们必须从现象看到问题、从问题归纳矛盾,早作打算、提前谋划。而如何实现"治愈未病""防患未然",尤须从干部考察这个基础中的基础出发。干部工作实不实、成效好不好、担当强不强,群众最有感触、最有发言权。尤其是干部队伍中占比达60%的基层干部,跟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联。看一个干部是否"接地气",问问群众认不认识即可知道;看一位同志与群众的关系好不好,只需了解其如何对待群众就能明白;看一个领导的能力强不强,观察当地群众的精气神和地方发展的变化也就了解……
干部考察是举贤荐能的过程,而贤者、能者的评价标准十分广泛,仅听领导推荐、同事认可还不足以满足适岗评价的需要。可以说,"民意"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急需要做的,一方面是提升"民意"在干部选任、考察中的话语权,让群众呼声能够真正响出声来,决不能让群众的意见"被代表""被顶替",遏制群众口碑的良性参考作用;另一方面,要具备明辨是非的"慧眼",理性判断群众意见、睿智聆听百姓评价,做到全方位看待干部,尊重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一致看法。当然,引导"民意"纳入干部考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所谓"能者举能,贤者荐贤",还需打造一支敢于选贤任能、善于选贤任能、主动选贤任能的考察干部队伍,将干部考察过工作落到平时、抓在经常、实在日常,把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好干部提前掌握好,适时选出来、用起来。
为政之要,惟在用人。"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只有让老百姓的评价在干部考察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打造出一支听党指挥、人民满意的优秀干部队伍。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