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考试申论热点:任何人的善良都不需要贫穷去突显
1月13日,四川成都一名酒店服务员在打扫卫生时捡到39万元,在派出所民警等人的帮助下,花了四个小时就顺利归还原主。15日,此事经《成都商报》报道后,被各大媒体转发,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甚至还登上微博的热搜。
拾金不昧确实值得点赞,但是媒体"月薪2000捡39万上交"的标题,却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因为"2000"和"39万"的突出对比让我直接越过"拾金不昧,好人啊"的感叹,变成了"月薪2000捡到39万居然肯上交"的震惊。善良的人不分贫富,我却对此产生质疑,把服务员的工资放在第一位,我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同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会把"2000"看得那么重要呢?
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媒体将"2000"和"39万"作为标题突出的做法,使得受众关注这个事件时,将服务员外在的贫富放在首位,弱化了她内里"拾金不昧"的善良。
我相信媒体的出发点是想要突显出人世间的善意,但"月薪2000捡39万上交"除了善意外,还有歧视、误解。一个人贫穷与否和他的品质有关系吗?提及月薪有必要吗?谁拾金不昧都值得肯定,难道会因为工资多少而改变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名月薪20万的人捡到39万人民币上交她的善意应该会变少吧。
除了"月薪2000捡39万上交"外,我们还可以在新闻上看到类似的标题如"流浪汉向灾区捐款"。流浪汉往往会得到很多点赞。人们会说,你看连流浪汉都去捐款了,我们更要……这未免对"月薪2000""流浪汉"这些群体太不公平。你能做的我也能做,为什么我做的时候就变成了"连流浪汉都去捐款"了呢?
钱不该成为衡量我们善意多少的标准,贫穷不该成为我们点赞的理由。任何人的善良都不需要用贫穷去突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