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考试申论热点:对奇葩证明“动刀”,也要打好“补丁”
2017年5月1日,成都公布村(社区)证明事项清单,需要村(社区)开具的证明由313项减至15项。目前,成都再次减证便民,区(市)县、市级部门(单位)8043项证明事项,拟减至12项。(1月9日《成都商报》)
以前,老百姓要办事,总要涉及各种各样的证明。有些证明是很有必要的,但有的证明却是多此一举,显得有些"奇葩",比如证明"我是我""我活着"。网上甚至罗列了十大"奇葩证明",内容涵盖出国旅游、迁户口、找工作等各个领域,引人发笑之余,也值得深思。
奇葩证明虽然没有贪污腐败那般影响恶劣,但它们也无形中消解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奇葩证明的背后,暴露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懒政怠政之殇。有些证明让群众多跑路,却忽视了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些证明只是为了规避流程风险,却不考虑群众开具证明的难度,以至于有的老百姓为了开具一个证明各地来回跑。
在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放管服"改革进程中,评价改革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在于看它能否能为群众生活及办事增加便利。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对各类证明进行全面梳理、同类合并、有序削减,进而减少证明事项、杜绝奇葩行为。此次成都继续对奇葩证明"开刀",显示了提升行政服务效率、方便企业群众、致力于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积极初衷。
此次成都削减"奇葩证明"过程中,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坚持"六个一律取消"原则,即"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凡是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凡是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凡是能够通过相关部门制发的批文来证明的,凡是能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的",一律取消证明材料。"六个一律取消"旗帜鲜明地给出了操作标准,堪称此次削减奇葩证明的行动指南。
二是注重部门信息沟通。此次削减行动强化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工作配合,主动作为、打破壁全、打通系统,采取数据推送、开设跨部门查询端口、设立信息高查询窗口或自助智能查询打印一体机等方式,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在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连接信息"孤岛"、提升信息使用效率、增强行政服务效率,已经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举措。此次削减行动,也必将倒逼相关部门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
三是要求成都市以外地区若还需要应酌情出具相关证明。清理整顿"奇葩证明"的行动各地各部门落实进度可能存在不同频不同步的问题。如果成都取消了某项证明,但群众到外地却又需要这项证明,就不能只用一句"不再开具"为由推托拒绝。因此,成都市要求外地还需要应酌情出具相关证明,正是考虑到此项工作可能存在的落实进度差异,照顾了在此之间可能涉及的企业与群众。
根治"奇葩证明"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协同推进。除了在源头数量上进行大力削减以外,也要在具体操作层面打好配套"补丁"。比如,针对落实规定不力,执行制度不严,"四风"问题严重的部门和个人,要勇于举起问责"大棒",倒逼服务意识与服务效率的优化升级;对过程中暴露出的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等症结,就应借此良机,有针对性地打破信息壁垒,探索部门间信息沟通的协调机制。总之,唯有本着一切方便企业、群众的服务初衷,才能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才能让服务型政府更加实至名归。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