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树人崇高使命下,如何准确把握师德内涵并将其推向深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师德与学德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他回答:“在幼儿园,那时我学到了做错事要道歉、别人的东西不要乱拿、观察和爱护大自然,等等。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这个回答道出了教育的根本:教育只有打好人的德之根基,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多年来实施奠基教育、幸福素养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了“海淀区五一小学幸福素养教育体系”。尽管该体系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内生式学校育人系统,但它将教师维度也列入其中,表明我们把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充分体现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进一步明晰学生幸福素养之后,“具备什么素养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幸福学子的重任”,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我们尝试从“教育情怀、职业品格、专业能力”三方面界定“五一小学教师素养”,充分体现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期望以这样的教师素养来引领教师发展。同时,也靠具备这样素养的教师去培养学生的幸福素养,最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师德与师能
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更要“会爱”学生。如果说前者是道德范畴,那么后者则是师能范畴,它隐含着科学、艺术与智慧。我们看到,有的教师为了将知识讲透彻而拖堂、为了让学生考个好点的分数而占用专业课偷偷补课,出发点大都是好的,或许在有些家长、教育同伴看来这正是源于“爱”“责任心”,是“师德优良”的表现,但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滞后。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师德,不仅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专业道德。师德高尚者必然以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为指导,以精湛的专业能力为依托,德能并重,如若抛弃师能,那么再高尚的德行也是物无所系。
近年来,我校深化课程改革,关注学科融合,推进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开展教与学方式变革,在智慧教学范式的引领下,构建并落实“民主、对话、生成”的课堂学习新样态;建立“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校本教研机制,从“学科核心素养”“学习品质”“学情调研”“评价改革新方向”等维度,开展群体专题及教师微专题研究,提升团队及教师的思考力和研究力;借助分层教学、分层作业等多种途径,探索富有实效的学生个性化学习;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构建具有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支撑,涵盖国家、拓展、融合三类课程,包含师生、家长、社会三个评价群体的五一小学“幸福星光学生评价体系”,等等。可以看到,无论何种领域的改革,初衷都是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引导教师由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由对学业质量的关注转变到对“育人”水平的关注,由对学生未来的关注转向对“当下快乐”和“未来幸福”的关注。
师德与幸福
在推荐参加省级师德论坛优秀典型时,几个学校请专家来指导,学校都在推荐忘我工作的教师。但专家听后说,请你们记住两个不等式——“触动≠感动,可怜≠可爱”,大家绝不要打“悲情牌”。对于艰苦和磨难的过度渲染,博得的只是同情,而不是共鸣。
新时代背景下,或许更应该弘扬那些成就学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幸福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去爱学生,才会自发地提升师德境界。因此,拥有职业幸福感是师德高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说条文、师德机制都是师德建设必要的硬措施,那么让教师充分享受职业的幸福,则是师德建设的软实力。
学校的美丽,在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尊重,从而不由自主地爱上她。我校立足“人文关怀”,从“精神引领”“专业成长”“家园幸福”三个维度,建设“乐为童师”的教师文化,以此激发教师对教育的“爱”,从而撬动师德建设。精神引领有定力——学校积极构建荣誉愿景、业务愿景、兴趣愿景等愿景文化,建立“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形象大使”表彰机制,唤醒对教师职业的敬仰之心;开展“焦点解决”“团体动力学”体验式课程,帮助教师深入完善与发展人格,获得精神世界的自我成长,为成为好老师打下内在基础。专业成长有动力——立足教师发展人人有方向,学校着力进行“梯级培养”,实施“名师工程”,成立“骨干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成立“专家导师顾问团”,盘活资源,借力登高;志勤学院“院委+项目管理”的方式,从德、能、技等方面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家园温馨有活力——学校开展了温暖送进家、问医送药等“十大暖心工程”;因为相同兴趣而自发组建的摄影、球类、登山、瑜伽等俱乐部,让“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得以彰显;午间茶座、五一室内摄影棚、美食推介等“精致生活”系列活动,激发教师爱美爱生活,学校因此成为了广大教师温馨的家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