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茶风就是作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也带来各种矛盾和挑战。“走读干部”身居其位,不谋其政,背离了服务初衷;“庸碌干部”身居其职,力不能支,降低了服务质量;“贪腐干部”身居要职,德不配位,辜负了民众的信任。茶风是深入群众、切实服务、清廉自守的好作风,直接展现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茶”作风显得尤为重要。
为官有为,只喝群众茶。习近平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意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的和监督,使得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保障权力正常行使。当下社会,伊利事件突显的“寻租空间”问题,折射了监管制度存在漏洞;无独有偶,扶贫过程中“小官巨贪”现象透视了干部思想作风的扭曲。对于领导干部,只有将一粥一饭和一针一线视为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居其位,守其心,谋其事,只喝茶不吃饭,才能保持清廉为民的良好作风。
为官有为,会喝群众茶。“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毋庸置疑,深入基层,倾听民众心声是了解百姓诉求的基础,了解百姓诉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保障。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经常深入田间探访民间疾苦,经过努力,他使饱经战乱、民生凋敝的贫困地区摆脱混乱,百姓安居乐业。干部工作质量的优劣,民众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能否问计于民、听需于民。因此,要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就要会喝群众茶,深入了解民众的需求。
为官有为,能喝群众茶。领导干部会喝“群众茶”只是基础,能喝“群众茶”才是关键,“能”即领导干部要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如果干部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就能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办事效率,为民众排忧解难;反之,假如干部能力有所欠缺,那必然遮掩问题,脱离实际,忽视民之所思、民之所想、民之所求。由此可见,察民疾苦是工作基础,帮助群众切实解决问题,是兑现服务承诺的关键,服务能力的加强不仅需要问需于民,更需要夯实干部自身工作能力,喝好“群众茶”。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向背关系到干群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需求日益多元,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茶风就是作风。为官需要干部会喝群众茶;为官要求干部能喝群众茶;为官需要干部只喝群众茶。培养好茶风,组建优良队伍,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缓解干群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