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转干申论热点:以健康素养促进“主动健康”
【背景链接】
有数据统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18%,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我国将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不信医师信“大师”,盲目减肥饿出病,饮酒之后吃头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缺乏健康素养,常常会做出一些违背科学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这说明,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
解读[提出观点]
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应对自身的健康问题。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综合分析]
所谓健康素养,就是指一个人有能力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主动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健康素养内容丰富,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等。
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增进医患信任。尽管现代医学突飞猛进,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识破很多保健骗局,走出很多生活误区。因为缺乏健康素养,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迷惑。掌握健康知识、相信现代科学,才不会轻信“神医神药”;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才是科学减肥的唯一选择。
健康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个人的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涵养培育的。提升健康素养,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动是目标。当全社会健康素养水平越来越高,才能托举起健康中国。
[对策措施]
一是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倡导树立“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健康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氛围,着力打造健康文化。
二是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作,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促进儿童青少年从小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大力加强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等重点领域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群众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学习健康知识,经常阅读健康类书籍和杂志,观看健康类的视频节目,懂得常见传染病与慢性病的防治方法。正确对待健康和疾病,患病时要及时地进行科学治疗,不要迷信一些所谓的偏方、秘方,以免耽误病情。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以健康素养促进“主动健康”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