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考前巩固练习(3)
单选题
1.使用最为频繁的态势语言为( C )。c
A.目光语 B.手势语 C.表情语 D.身势语
2.适用于同事、同学等熟人之间的交往和宴会、酒会等活动中最适合的人际间隔为( B )。
A.密切界域 B.人身界域 C.社交界域 D.公共界域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为( C )。
A.拟人 B.拟物 C.借代 D.层递
4.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于( A )。
A.《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B.《孟子?尽心下》
C.《庄子?逍遥游》 D.《孟子?尽心上》
5.在口语交际的语境原则中,口语交际主体为了获取交际的成功而自觉创造出的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的语境,这被称之为( D )。
A.对语境的导引 B.对语境的顺应 C.对语境的利用 D.对语境的再造
6.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作为符号系统它包含了文字.意义和( A )。
A.声音 B.图像 C.形态 D.感觉
7.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听和说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是( C )。
A.辅助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态势语言
8.一般人不容易听懂的各行各业的专门语言是( D )。
A.共同语 B.方言 C.土语 D.行话
9.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没有中介阻隔,倾听者能够对表达传递的信息马上做出( A )。
A.反馈 B.回答 C.思考 D.挑选
10.口才来源于( B )。
A.想象 B.实践 C.思维 D.生活
11.在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标准中,要求表达者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标准是( B )。
A.说得妙 B.说得好 C.说得快 D.说得对
12.公关口才必须服务于公关的既定目标,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第三个层次的目标是( C )。
A.交流信息 B.沟通感情 C.改变态度 D.引起行为
13.在口语交际中,从符号中读出信息的行为和过程称之为( B )。
A.编码 B.解码 C.压缩 D.语境
14.如果将公众的理解程度分为10个级别:0表示接受能力最差,10表示接受能力最强,一般公众的接受能力为5,那么公共口语的通俗程度应当定位于( C )。
A.1-2 B.4-5 C.6-7 D.8-9
15.在公关口才的表述方式中,按照事件发生、问题出现或人物成长的自然事件顺序进行叙说的一种方式是( A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
16.在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中,"听话人"是指( B )。
A.信源 B.信宿 C.信息 D.符号
17.说话人用来证实或反驳论题的理由和根据称之为(B )。
A.论题 B.论据 C.论证方式 D.论证材料
18.如果论据不真实或者未经证实,那么所犯的逻辑错误为( C )。
A.论题模糊 B.偷换论题 C.论据虚假 D.循环论证
19.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 C )。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排比
20.表达的行与止主要通过停连来体现,而表达的快与慢的所依靠的辅助技巧是( C )。
A.重音 B.语速 C.节奏 D.语气
21.跟同辈.同学.同事交谈时,应该用的目光语为( A )。
A.诚恳 B.谦虚 C.理智 D.警觉
22.说话人组织材料的思路在讲话中的反映是指叙说的( C )。
A.材料 B.方式 C.线索 D.风格
23."演讲"一词最早见于( A )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左氏春秋》 D.《说文解字》
24.在口语交际的语境原则中,对语境消极、负面的影响加以疏导、谈话或消释,从而保证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这被称之为( B )。
A.对语境的遏止 B.对语境的导引 C.对语境的顺应 D.对语境的再造
25.刘禹锡说:"长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这带给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启示是( A )。
A.化解编码的失误 B.把握符号外信息 C.克服解码的障碍 D.补救解码的误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