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医学综合外科学1.1持正常水、电解质代谢
第四部分外科学(外科总论)
第一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组成,其量随性别、年龄和胖瘦而异。体液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容量、分布和电解质离子浓度。机体必须保持它们的稳定,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一、体液平衡的调节
机体主要通过肾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肾的调节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的影响。一般先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血管加压素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然后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另一方面,当细胞外液减少,特别是血容量减少时,血管内压力下降,肾小球小动脉的血压也相应下降,位于血管壁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压力下降的刺激,使肾小球旁细胞增加肾素的分泌;同时,随着血容量减少和血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也相应下降,以致流经远曲肾小管的Na+量明显减少。Na+的减少能刺激位于远曲肾小管致密斑助钠感受器,引起肾小球旁细胞增加肾素的分泌。此外,全身血压下降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再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和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促进远曲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和K+、H+的排泄。随着Na+再吸收的增加,Cl-的再吸收也有增加,再吸收的水也就增多,从而增加细胞外液量。循环血量回升和血压逐渐回升后,即反过来抑制肾素的释放,醛固酮的产生减少,于是Na+的再吸收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量不再增加,保持稳定。
二、酸碱平衡的维持
正常人的体液保持着一定的H+浓度,即是保持着一定的pH(动脉血浆的pH为7.40±0.05),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既产酸也产碱,故体液中H+浓度经常发生变动。但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作用,使血液内H+浓度仅在小范围内变动,保持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
①H+、Na+的交换。
③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
3.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
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应随失调的类型而定。总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涮等。应补充当日需要量、前1日的额外丧失量和以往的丧失量。但是,以往的丧失量不宜在1日内补足,而应于2~3日,甚至更长时问内分次补给,以免过多的液体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后果。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