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远离复习误区(下)

来源: 2018-02-02 22:12

    重视记忆、忽视理解

  有些考生还是沿袭过去的老办法,死记硬背,认为"记得多"就"会得多",就考得好。是的,基础知识只有记牢才能运用自如,但是,要记得牢就得理解,不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

特别应该说明的是,我国的高考改革从1999年开始启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容的改革,即"考什么"的改革。高考题目的设置旨在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解开这些题目的关键就是掌握基础知识,从理解,到记住,到应用,到熟能生巧。

  关于"记忆",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死记硬背。记忆的确是一种能力,但是高考不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观察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因此片面强调和夸大记忆的作用极其不利。

  另外一种倾向就是忽视记忆,这也是不对的。记忆毕竟是基本能力之一,而且是获得和掌握知识最基础的能力,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

  正确的理念是,既重视记忆又重视思维,而且力求运用人的各种能力来促进记忆。

  重小道消息、轻正规信息

  有些考生和家长爱打听各方面的小道消息,甚至把小道消息视作官方文件,而对正规渠道传达的文件、精神置若罔闻。这样就会在高考方向上有所偏离。

  例如,高考考试大纲是高考的法定性文件、指导性文件,高考考什么,大纲上都说得清清楚楚。有些考生不仔细地学习理解大纲的精神,而是听一些小道消息,听一些所谓的"高考趋势"报告。当然,那些东西也可以参考,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但是不能主次颠倒。某些高考趋势报告可能确有价值,然而其原因一定是因为报告者彻底领会了当年考试大纲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再作发挥。

  家长首先要重视高考考试大纲,最好先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面对小道消息才有鉴别能力。如果小道消息与考试大纲精神相违背,就要自觉地抵制,而且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不受误导。

  重视全面、忽视重点

  不少考生希望在复习中面面俱到,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甚至偏题怪题也钻进去。事实上,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建立知识的体系,但这并不等同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的考生说:"我什么都复习到了,脑子里却像一盆浆糊。"这就是典型的没掌握重点,没抓住"纲"。所以,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抓住要点,建立知识的网络体系。只有"纲举目张",才能避免"什么都知道,就是用的时候提不出来"的现象发生。

  重综合、轻分析

  高考对文科学生要进行文科综合考试,对理科学生要进行理科综合考试。不少考生误解为,前者就是考核文科的综合能力,后者就是考核理科的综合能力,综合和分析是割裂开的。

  其实不然。综合和分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综合就没有分析,综合又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历年都有考生过于看重对综合能力的考核,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过多钻研学科之间的综合题目,而忽视单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分析,造成高考失利。

  每年高考前,我在给考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都强调,要考好理综和文综,首先要把握好各单科基础,在分析单科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我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在高考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能力的作用大于综合能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拼团课程更多+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