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抓住知识梳理的“黄金期”

来源: 2018-02-05 11:24

   耀华中学张军

  经过半年的磨练,同学们对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讲,也做了不少试题,但是似乎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更有同学,成绩非常不稳定,高高低低连自己都觉得没个准谱儿,这都是为什么?假期能有所改善吗?

  首先明确一个认识,对于一个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讲,语文成绩是不应该出现大的颠簸的,即使是略有参差,也可能是试卷的难度不同造成的--所以得到一个结论,稳定的成绩是受基础知识水平牵制的。那好,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再夯实一下"回归基础"的问题。

  我们必须抓紧假期的时间,将半年来做过的题,尤其是曾经做错的题以及当时是"蒙对的"的题,进行整理,至少是思路上的整理,要做到彻底搞清楚"为什么",当然,我们的高要求是能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字形、字音、成语运用、实词辨析等,这些知识点决不能再错第二次--这就回归了基础。

  文言文的"基础"性毋庸置疑,每读一篇新文章都会有几个"新词"存入同学们的"记忆库",那就问问同学们是不是这些"新词"永远就是"新"的,是不是应该让它们成为"旧"的呢?"多"可以做"赞美"讲,"少"可以讲做"批评","让"有"责备"的意思等等,一定要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基础"储备。

  其实,诗词赏析和现代文大阅读也同样存在"基础"问题,诗词赏析中的题材、修辞、表现手法,现代文阅读中的语句作用要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去分析等,这不都是基础吗?我们不应该"回头"看一看原来的"似乎永远得不到全分"的文字表述题,看看症结在哪里吗?

  语言运用中的仿写、概括、表格等题目,也是捏在"基础"的手掌心里,像"看表格得结论"的题目,在解答时不要对表格内容进行简单描述,不要在结论中简单地出现数字等等,这就是"基础"。

  作文也有"基础"问题需要关注。现在大家的作文观念里,真正分清记叙类和说理类了吗?是看人家的文章可以辨析出来,还是自己写文章已经可以主动地避免问题杂糅?再比如,给材料作文该怎么写等,这不是"基础"又是什么?

  听老师的劝,在假期做点新题是可以的,但是,回过头来,仔细研究研究"基础",更有必要。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