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读 名校名师传授高考各科备考锦囊
语文 立足所有考点构建知识网络
主讲人:胡茂良 华师一附中语文教研组长 全国优秀教师
1.试题保持稳定
今年的考纲作了一些微调,但并没有多少本质上的变化;从补充说明看,关于命题的具体条文与2007年完全一致;另外,我省即将进入新课改,现在要做的是逐渐平稳过渡,也没有必要对现有的已经定型了的命题模式进行较大的更改。
2.稳中会有小变化
这主要体现为:新课程理念渗透题;适量增加高难度的爬坡题;标点符号题的拟制始终存在着变数。
3.突出内容创新
试题内容的生活实用性、解题能力的综合性、答案的自由开放性,会是命题者的关注热点。这类考题会相对集中在语言运用题、诗文鉴赏题以及作文题等主观题上。试题选材会更具时代性、人文性以及地域特色。
4.适当考查课本内容
如在第六大题的语用题中,必有一题主要考查课文知识。
备考建议
1.复习范围要立足所有考点
要立足于考点全面复习,不要抱侥幸心理放掉任何一个考点,也不要相信道听途说或者猜题押宝。
2.注意分析试题走向
(1)近3年的语用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2)文学常识的复习以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内容为主,名句名篇的内容以高中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为主,要特别注意提供情境默写的命题形式,所以在背诵时要以篇为基础,不要仅局限于其中一句。
(3)诗文阅读要注重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同时,重视新课程标准中"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内容在考题中的"逐渐渗透"。
(4)针对高考中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的现状,考生应重新补课。一些考生将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写,以致偏题跑题现象严重。所以要重点训练好三种作文形式,依次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
3.写作要过三个关口
一是审题关。
二是选角关。学生选取角度最好要新要特,才有可能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最少可从5个角度入手:从关键句入手、从分析原因入手(一个原因即为一个角度)、从作者的情感倾向入手、从辨明关系入手(如依存、主次、取舍、条件关系等)、从材料的互补内容入手。
三是积材关。"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学生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文章要有时代感,要有针对性,不要无病呻吟,不要什么样的作文都只知道把屈原、陶渊明、苏东坡几个古人拿来说事。
成文时要落实三个"有"字,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物"是对文章内容的要求,文章要写得丰富厚实,且有时代感,有针对性;"言之有序"是对思路结构的要求,好的文章要讲究行文思路和基本章法;"言之有文"是对语言的要求,首先做到准确,还要追求生动。
4.要重视对课本的回顾
复习的安排要有全局眼光。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系统,语文复习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无底洞,它也有知识系统的,考纲已经作了很好的归纳,复习时也要一环扣一环,连点成线,串线为网,学生的心中要有这么一张知识网络。其次,要强化应考弱项。学生在考试中的普遍弱项是简答题,在复习中,要针对这些难点,多分配一些时间和精力,进行强化训练。再次,在复习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同时关注创新的题型。
数学 消除知识盲区提高应试能力
主讲人:柯志 清华师一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
高考命题有哪些特点
高考命题的四个原则: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加强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单纯追求覆盖面。
回顾一下我省4年的高考试题,有几大特点:平均难度比较大,但没有特别难的试题;概率统计,以冷出新,注重应用;传统部分有模式化的趋向;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面;文字平实。
近年来,由于高考试卷具有"读图时代"的特点,结构呈现多样化,尤其是伴随"简易逻辑"的出台,试卷出现了"非"、"或"、"且"结构的试题。另外,设问方式的多样化,除开放探索型试题外,还出现了类比推广型试题,这种趋势的特点是,不仅考查结论,还要考查过程。
三招助考生形成"知识网络"
高考,考生须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有限的试题考查,必然要"提纲挈领"地抓住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因此,考生须在整合知识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一、按主题的整合,比如图象变换,涉及初中二次函数中的平移,高中函数奇偶性、反函数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三角中的伸缩变换,向量中的图形平移。这就要把它们整合起来,研究其通性,并拓展到各类函数与图象、方程与曲线中去;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联通"。比如函数的最值的解决,涉及代数、平面三角与几何,导数的有关知识,产生最值的背景又可能与代数、三角、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解析几何相联系,因此在复习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归纳总结;
三、各知识板块之间的交汇与融合。比如函数、数列、不等式,它们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三块,复习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学,而不是分成几块。研究函数时以不等式为工具,讨论不等式时运用函数的性质,数列可以从离散的角度刻画函数,也可以视为特殊的函数,从而使三者构成自然联系。
复习备考建议
1.时时温故--以课本和笔记为蓝本加强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复习。多年来高考质量分析表明,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因为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废所致。复习目的就是克服遗忘。
2.力求知新--以课堂为复习"主阵地",高效上课,力求知新。高三课堂内容多,讲课速度快,一时难以消化和理解的,下课后要及时回味,对解题思路、数学思想、解题规律要认真加以总结,写一点听后感,几句话就可以,课上没解决的问题下课后要马上解决。
3.消除盲区--利用试卷,以"错"纠错,查漏补缺,注重反思,及时归纳。考生要养成定时整理试卷的习惯。看看哪一类题做得好。哪一类试题作得差,做得差要分析原因,加以改正。做得好要总结经验。
在整理中,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对同一类型的试题要及时归纳,总结出共性,达到"多题一法"。另外,做一道题要从不同角度想出多种方法,这是"一题多法",达到丰富解题经验的效果。
4.学会应试--以考学考,提高应试能力。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45分钟左右,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
物理 联系现代科技适当开阔思路
主讲人:张杰 华师一附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武昌区教学能手
高考命题特点
1.近年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不断加强。具体有:回归学科;多数题目学科内综合程度并不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求有提高的趋势。
2.重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由物理模型寻求该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为数学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些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认知方法(探究过程)、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4.考查内容向新大纲靠拢,具体包括:加强基础,突出主干;联系现代科技;强调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加强。
高考考哪些能力
《考试大纲》指出,"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实际上,这就指出高考物理考什么?怎么考?高考物理主要考这些能力: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推理能力--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公式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分析综合能力--具体分析问题,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把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复习备考建议
1.复习时,要在经典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渗透近代物理的观点,开阔思路和眼界;考生要弄清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了解与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2.了解物理知识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物理知识的历史背景和物理思想的演化。
3.对照历年的高考试题,仔细研究高考评分标准、细则。
4.考生应对所学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对学科内的内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并能适当联系实际,解决高中毕业生所能达到的跨学科综合问题。
英语 听力把握整体写作注意结构
主讲人:赵守斌 华师一附中英语教研组长 全国青少年英语优秀辅导教师
听力备考策略
1.高考大纲要求考查学生4个方面的听力:
a、理解主旨要义:要求对所听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从说话人的语气上体会主旨大意,抓住关键词。
b、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要求考生在把握整体语段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具体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价格、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这类试题占听力试题的一半以上。
c、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对谈话者彼此之间的关系,谈话发生的时间、地点或场合,说话人的身份等作出判断。这类试题大约占听力试题的40%。
d、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通过所听到的细节揣摩说话人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
2.考试技巧
a、快速浏览试题,预测内容。听前抢读题干和选项,并据此预测听力的内容,只有这样,听时才能捕捉到正确的信息词,快速而准确地找出答案。
b、捕捉主要信息,边听边记。听录音时要对时间、地点、人名、价格等数字重点记录,记录要有技巧,用自己能看懂的数字、代号、缩写词记录,以备计算或推断时使用。
c、整体理解,排除干扰。抓住关键句或信息词,如:but,however,instead等引导的句子,一般为关键句。要连贯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个单词上,要有语篇意识,把握整体意思,才能排除干扰选项。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对关键句和信息词的把握。
d、保持良好心态,敢于取舍。调整好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能顺利进入听力测试状态。遇到没有把握的试题时要敢于舍弃,不要影响下一段内容的测试。
3.备考建议:
听力备考简单便捷,科学安排可以事半功倍。除了课堂复习外,考生可以充分利用MP3的便捷优势,尽享丰富的网站听力资源,每晚"枕着听力入眠",坚持不断,定有收获。
写作备考策略
一篇好的书面表达需要满足以下6个方面的条件:
1.结构清新合理:文章段落层次合理,让人感觉条理清新,易得高分。每一段落要有一个主题句和几个支撑句。一般文章有三段:主题段,提出问题或论点;发展段,围绕主题讨论或列举;结尾段,得出结论,即论证。
2.用词准确得体:平日常常提到"亮点词汇",这不等于使用频率较低的偏词、怪词,而是要使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词汇,关键是要准确得体。如:TheMusuemisverybeautiful中的beautiful很抽象,改为TheMusuemismagnificent就更形象具体。平日要注意积累富有表达力的词汇。
3.语句简洁流畅:"简洁流畅"不等于句子简单呆板,无变化,而是指意思表达清楚,语言地道精练,读起来通畅上口。高考书面表达要求100词左右,所以不能说废话,每句话都必须精练。
4.逻辑衔接自然:为了使文章结构紧凑,自然流畅,段落之间要使用适当的过渡语,句子之间要使用合理的逻辑衔接词。
5.表达灵活多变:一篇好的文章,要尽可能使用较多的词语和句式结构,如:定语从句、插入语、倒装句、强调句、被动结构和其他常见句型。
6.深刻的引语: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使用名言和谚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提高文章品位。
化学 27个知识点必须掌握
主讲人:甘祥生 华师一附中高三年级副主任
27个知识点经常考
近年来化学高考经常考查的考点如下:
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1)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4)溶液、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5)元素周期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主要是10电子以内)、结构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性质、特点(7)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8)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溶液pH及酸碱性)(9)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
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10)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11)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性质与转化)。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12)有机物燃烧规律(方程式书写及配平)(13)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合成(14)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关系及简单计算(15)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16)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化学实验部分:(17)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洗涤等)(18)实验装置(仪器组装、改进、评价)(19)药品的存放(20)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包括干燥与净化)(21)常见物质和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22)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与组合
化学计算部分:(2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24)有关物质的量的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25)混合物的计算(26)溶液的pH及其计算(27)化学计算与其他知识块的综合
关注化学热点试题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中国的科技成就,大家应继续关注这样的热点问题。如06、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我国重大的科技奖项,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取得的傲人成绩,奥运会的鸟巢和水立方,神七、嫦娥一号与物理、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
生物 8点不足最易失分
主讲人:吴建阶 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命题趋势
和去年相比,今年全国高考化学科大纲没有变化,能力要求、考试范围、题型和赋分都和去年一样。从近两年的命题来看,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二,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会占相当比例;第三,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考查比例将会更加合理;第四,主干知识依然是高频考点,这包括分子与细胞、新陈代谢、免疫与调节、遗传与变异、生态与环境、生物工程、科技热点、实验与探究等,图、表、曲线仍然是考试的重要形式。
从命题特点来看,考生除了要重视双基外,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答题易出现的问题
以下8个问题,是考生经常出错的地方,要谨防:心理素质欠佳,对题答错;审题不够认真,忽略题中关键词,主次不分,抓不住主要矛盾;答题不规范,这包括书写不规范、书写潦草、字迹模糊,错别字多;答题速度缓慢,这说明基础知识不牢、概念不清楚;信息转换能力有待提高;理解、逻辑推理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时间分配不合理。
复习构建专题网络
考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分专题进行复习,构建专题网络。按体系分专题,如以酶为中心的专题、生物膜系统专题;按实验分专题,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剖析;按图型分专题,如曲线信息题专题;按热点分专题;按方法分专题。
复习要突破重点难点,可采用归纳总结法,如归纳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影响酶活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水分吸收、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等;列表比较法,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酶与激素、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极体与极核、胚囊与囊胚、生长素与生长激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3与C4植物、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四种育种方法,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概念图法,如物种的形成、生态系统、遗传、蛋白质和糖类等概念图。
政治 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主讲人:谌祖享 华师一附中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命题趋势
研究近些年的政治考纲和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考题有以下变化:
1.试题稳中有变。考试形式、考查内容和结构比例基本稳定。尽管试卷形式在不断求新,但总体上一直遵循《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试卷内容比例:经济常识约35%、哲学常识约35%、政治常识约30%。
2.试题难度有所提高,更加关注解题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考试大纲》中政治学科的四个能力要求,就是根据解题的思维过程确定的。各地高考试题,除少数试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外,大部分试题都以材料情景设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根据统计数据、学生的考试感受和学科教师的分析,都可以得出高考政治试题难度有所提高的结论。
3.试题有鲜明的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这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社会发展、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既是应对高考的要求,也是推行课程改革的要求。
备考策略
1.以书为本,夯实基础,强化记忆,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主干知识是基础知识中地位更加重要的核心知识,如价值规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财政的巨大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生价值、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国家职能、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我国的对外政策等。
2.适度关注热点,搞好专题复习。高考中,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内容从微观角度进行考查,热点问题生活化,大话题,小口径切入。对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平发展与建设和谐世界、能源资源环境等长效热点,考生需要加强关注和理解。
时政备考要重视"两件大事":一是改革开放30周年,二是北京奥运会;要坚持"三个为主",一是以当前影响重大的突出问题为主;二是以经济发展问题为主;三是以体现我国利益和意志的问题为主。
历史 多做真题训练关注社会热点
主讲人:陶涛 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
考点变化体现哪些新特点
1.中国古代史的变化侧重制度的革新,以及某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整体描述;增加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和魏晋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内容还增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危机及农民战争,考生要全面地把握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特征。
2.中国近代史变化比较大,细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重大历史事件的要求,这是今年备考中需特别关注的。
3.世界史变化比较小,美国一直是高考备考中的热点。
备考建议
1.结合新课标、新教材完善知识结构。目前,三种新课标教材各有千秋,各有值得参考之处,对完善考生的知识结构很有裨益。如政治文明模块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专题,详细地解析了民主制度的特点,英美等国民主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制度体系的不同;物质文明模块中,专门描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同时,新教材中渗透了很多新的材料,灵活且具有启发性,近几年的考题中都隐约有所体现。
2.选修课本不容忽视。在"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编写思路是先描述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再介绍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最后分述不同民主政治体制的创立与不断发展成熟,这种思路对专题复习是很有意义的。
3.对近两年高考试题进行"实战训练"。与其他自编训练题相比,高考题更权威,资料齐全、大气。有的考生做高考题,感到与平常考试风格不同,觉得很不适应。因此,就历史学科特点而言,高考真题训练是最有价值的。
4.关注热点问题。
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经济体制的创立;美国的制度创新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
②改革开放30年、历史上的改革、思想解放与改革;20世纪中后期的世界史大背景下的中国改革开放;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③从行政区划的历史演绎看现代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
④奥运年;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中国文化古城。
⑤关于达赖喇嘛、台湾问题;统一与分裂问题;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⑥两型社会的建设;三次科技革命与资源、能源、环境。
⑦学术热点:儒学的当代转型、儒学与民族精神、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
⑧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文明进程。
⑨《大国崛起》与《复兴之路》;大国崛起与国际责任;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中国复兴。
⑩中西500年比较。
地理 加强图像认读精选训练试题
主讲人:龙泉 华师一附中地理教研组长
回归原理和过程
在地理备考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忽视对地理原理的理解,而仅仅只关注结论,导致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一知半解,只能去死记硬背一些结论,不能用地理原理去分析新的地理问题,在高考新情景、新材料背景下束手无策。例如热力环流的原理是分析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全球大气环流等的基础。
加强图像认读教学
图像是最具学科特点的地理语言。地理图像中可以携带大量地理信息,具有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地理图像的判读是地理科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图像判读的训练必须贯穿于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逐渐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空间定位、空间联系、空间思维、空间表达、相关性分析等能力。
精选试题专题训练
作业并不是目的,作业是巩固知识、掌握原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应该是唯一的途径。就目前情况看,建立合理的备考复习体系,合理利用试题资源是促进备考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
加强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的前提是"查漏",最怕不知道自己哪里不知道!因此要通过已做过的试卷,做的课堂笔记,筛选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然后针对性地"补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