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指导】学生在学习上有叛逆心理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学习上有叛逆心理的解决方法 :
如何对待小学生的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通常,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初高中学生的叛逆,殊不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也易出现这种叛逆心理,只是表现方式有异于青少年。
一、默不作声
有些学生对待老师的批评总是一声不吭。其实这是学生的一种反抗方式。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究竟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思维方式用在了学生身上。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仅仅是为自己辩解。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教育的应该是培养有主见,敢说敢做的学生。
二、阳奉阴违
有这样的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无论你苦口婆心的劝诫还是严肃的批评,他都照单全收,而且极其诚恳的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然而一转身,又接着犯错。这种学生一般对教师怀有戒心,他们的温顺只是表面现象,只是使自己免受惩罚的一些小手段。对待这样的学生,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教师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批评,指责。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逐渐消除戒备心,愿意真心实意的与老师交流。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让每一个同学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老师的亲切,这样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为青春期的过度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
一、对叛逆心理的理解
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
一、对叛逆心理的理解
叛逆,从字面上看就是反叛,逆反。
叛逆不一定会产生负面效应。为什么?因为不同人眼中对叛逆有着不同的标准。如在封建思想占统治时期,许多有志的青年人背叛了家庭、背叛了封建权威,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在封建家庭中是叛逆的。
社会在发展,这类叛逆是一种趋势,一种必然。巴金的小说大都是写旧家庭的崩溃以及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电视《恰同学少年》中的毛泽东在当时就是很叛逆的。
叛逆如适应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如果是中学生那种单纯地从性格上叛逆是极其有害的。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要是针对这种现象。
中央12台《心理访谈》曾做过一个关于叛逆的节目,一个14岁叫小斌的男孩,大年除夕夜时找妈妈要手机,妈妈觉得他小,不太合适,但还是说了一句:赏你一个吧,儿子就对妈妈拳打脚踢,他认为自己不是乞丐,后面爸爸打他说要放爸爸的血,最后没办法只好把他绑起来。在做节目时他说有朝一日龙得水,我要长江水倒流,爸爸怎样对他也要怎样对爸爸。他美术考了八级现在都放弃了,在社会上交了一群小混混。
二、叛逆心理的现象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
据调查,约有98%中学生中存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叛逆心理很强。这里所说的叛逆心理是指高中生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不考虑是非曲直,对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为其喝彩。
高中生的叛逆心理主要反映在这几个方面;
在家庭中,一反小学、初中乖巧听话,与家长经常沟通,经常讲校内,班内看到的人和事的习惯。开始在乎个人的空间,好发表个人的观点,当观点遭到否认后表现出固执的态度;极度反感父母亲了解他在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对父母的教育言语不是很顺从,不接受倾向明显,认为父母的管教不符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甚至公开敌对;认为个人的思想是符合潮流的,家长的思想往往不合时宜。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能使他们动情。开家长会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
在学校中,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对老师的教育极度反感,很在乎个人的自尊心或面子,有时故意在课堂与老师抬杆,顶牛。。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对老师的批评报以仇恨的目光,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讽刺表现进步的同学,对表现好的同学无端打击、进行挖苦。无视学校规章制度,我行我素,如学校不准校内骑车,有的同学就偏要骑。
在社会上学所谓"酷"而违反常规,如超速骑车,三五成群斗狠,破坏公共设施,乱涂乱写,毁坏教学设施等来发泄旺盛精力的行为。
三、叛逆心理对中学生成长的危害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其后果是严重的
1、会引起偏激的行为和不正确的行为。对正确的不接受,对错误的要坚持,听很多同学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2、让人产生坏的思想,会养成不良习惯。叛逆很多时候是针对正确要求产生的,经常采取这种叛逆的行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3、有时自己不能理性的处理事情,可能会导致心理极端,伤害到别人。
4、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倾听师长的教诲,造成自己和家人,老师的关系紧张。
5、影响自身发展。高中生的叛逆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影响很大。有一个高三的学生说:高一时,因一次单元测试作弊,事后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我当时非常气愤,觉得英语老师太过份了,于是叛逆心理随之产生,之后,凡是上英语课我都不专心听,作业也不做,这样,导致我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现在一想到快要高考了,我多么后悔自己当初的叛逆行为。
调查表明,叛逆心理对高中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所以对高中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危害不能不引起重视。
四、高中生叛逆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
(1)高中生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大大增强,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正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和教科收给予的现成的关于事物的解释,希望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他们对别人的思想、观点一般不愿轻信和盲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会导致有时不容易接受正确的,但未经他们自己证明的论点,而对某些经自己深思熟虑的思想,不管对错,又容易固执己见而不易改变。
(2)高中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进而形成日益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
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转折期,也是"过渡期"。由于刚才讲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高中生就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面对成人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向所驱散。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态度。这个阶段的人,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似懂非懂,可偏偏喜欢装的什么都懂似的。就老是喜欢跟别人唱反调,尤其是大人(老师跟家长)。大人么觉得这样,他们就那样。总觉得,按大人们的方法做,就很受委屈,很不甘心(觉得凭什么他们说怎样我们就怎样)。由于对社会的了解又太少,不愿意与家长交流,一旦与外界有冲突,便会表现得非常叛逆。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
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怂恿,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例如,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在明星档案中,往往有"叛逆"这种特点。孩子由于社会阅历少,不能正确的加以认识辨别,就去学习模仿,而学生无法从别的方面叛逆。于是,他们选择了性格上的叛逆,从而在行为上有所表现。而当他在行为上表现叛逆,如在校与老师顶嘴、在家勇于反抗父母时,他却被同学们称赞与吹捧,受到坏朋友的认可,从而产生错觉。有一阶段会出现叛逆行为,这是和年龄有关系的,是成长阶段的必经过程。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高中生情感非常强烈,情感体验有明显的两极性。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自己,容易走向极端。
还有好奇心的驱使,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对新的事物禁不起诱惑。一种满足心理,总是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得到满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
因此很多叛逆具有盲目性,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的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
(5)高中生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很多,比如交往的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为对抗压力,逃避现实,往往就导致叛逆心理的产生。
2、社会因素分析。
青少年叛逆心理与行为受社会压力与不良习气影响。现实社会的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家长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会在家庭教育中传递给子女。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因承受家长的压力而迷乱,会因释放家长传递的压力而出现类似叛逆的心理阻抗。
青少年叛逆心理与行为更受大众传播媒体影响。许多的电视、网络在信息内容选择、制作方法上因着眼于广大观众,片面追求收视率而忽略、忽视对青少年观众群体的需求,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负面的某种社会现象影响了青少年,使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而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和消化,加剧负面心理作用,强化了叛逆心理的形成。如一些警匪片对犯罪细节的过多描述,使有的学生崇拜黑社会老大的打打杀杀。
再就是大众媒体不恰当的导向,比如,韩国影片等一些电影电视片,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耐,鼓吹个人主义。包括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看的玄幻小说也是这样。调查得知,有26.31%的高中生十分欣赏并极力模仿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
叛逆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有主见、很酷、有个性的行为,看到周围同学这么做也跟着学,就盲目的从众,可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导致周围关心他人的伤害。现在社会越来越讲究个性化,自我化,导致叛逆的心理更加厉害。其实有个性和叛逆并不是一回事。
3、家庭因素
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重要原因。
在众多家长的眼中,子女从小听话,是乖乖女,乖乖仔;长大了也应该是听话的;他们一如既往的管束着子女。
由于某些家长家庭教育的某些不当和失误,长期受到压抑的子女一旦他们到了新的环境或进入青春期心理发展高峰期就会变得格外的敏感。如与相同年龄和不同年龄的人聚积,尤其是相对成熟的人相处时就易模仿爆发心理叛逆,有人称之为"同伴效应"。家长如反对学生和不同年龄的人聚积,尤其是相对成熟的人相处时,常常遭到叛逆者的抵抗,因为在叛逆青少年的心目中,否定同伴就是否定自己,因为他们对同伴群体具有较大的求同倾向。
单亲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矛盾突出的家庭;青少年期缺少家庭关爱也是易发群体,极易发生心理叛逆;而且往往叛逆更加彻底和敌对更加严重。
某女学生,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多年自觉与父亲感情淡漠。中学后与班上男同学产生好感。妈妈多次规劝,就是不听。面对妈妈的哭泣该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对妈妈的哭泣表示没有感觉,妈妈更是伤心。只是觉得现在的老师、家长父母没有一个关心她的人,班里的那位男同学就让她感到愉快和安心。老师的话和妈妈的话听烦了,就知道让我学习,什么都不管我。让我学,我偏不学。
4、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
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过于经验主义而不考虑现实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简单地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脱离教育实际,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问卷调查表明,有19.21%的高中生不满老师用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五、消除高中生叛逆心理的主要方法
1、提高认识。中学生应充分认识这个阶段的叛逆心理是一个心理的弱点。因为在这阶段中学生情绪容易冲动,看问题还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什么时候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或者对待问题情绪化,总是与他人唱反调。中学生应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对社会的洞察能力,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多采纳别人的好建议,学会宽容,胸怀要宽广,目光要远大,不要钻牛角尖,走向死胡同,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某高中学生小陈,染了一头黄头发,黄头发中间又夹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晓得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无法接受,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摸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高中生随着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不遗余力地追求个性,让自己变得很另类。青少年喜欢"跟风",追求时尚,表现个性,但缺乏对事物全面综合评价的辨识能力,不一定了解时尚的东西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好的东西,有些青少年群体所追随的东西,往往是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却反潮流,对自我形象不利。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人生方向
2、加强交流和沟通
(1)和父母沟通。对父母来说,应该多关心理解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也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而不能采取简单的对抗方式。你如果首先就为自己筑了一道心理防线,不管对与错都按自己的意图去做,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把心窗打开,又如何能接受外面灿烂的阳光。有时候父母可能方式不对,或者对于父母的意见,我们认为不正确,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要学会讲道理。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多和自己谈心理话而不希望子女的自己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沟通会消失许多误会和隔阂。今年有两位毕业的学生叫郑涛和邓玉洁,都考上了重点大学,他们经常和父母交流谈心,即使到了高三也一样。
(2)和老师沟通。老师有时候虽然要求比较严格,但并不是不讲道理,老师都期望每一个学生能健康的成长。只要你真诚的老师交谈,老师肯定会愿意提供帮助的。
小邢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父母则简单禁止他"玩电脑",一味要求他放学回家必做多少作业、多少遍练习,引起了小邢的不满,既然家长在家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就有意不用功,让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小邢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父母不舒服、干着急的样子。后来在老师真诚得体的开导下,小邢才逐渐放弃了叛逆,恢复了正常心理,并和同学合作搞电脑软件获得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3)和同学交流。
3、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很多冲突是因为外界的要求和自己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如果你对自己要求提高,冲突自然就会减少,叛逆也会减少。比如学校禁止校内骑车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你认为是自己应该做到了,你就会很自学的遵守,不会以叛逆的心理去对待。比如父母希望你少玩游戏,把精力多放一点到学习上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认识,就很容易和父母达成一致。
4、让个性更加坚强
某高中学生小郑,父母关系破裂了,小郑跟了父亲。他原本品行兼优,没有妈妈的日子,小郑无法接受,于是故意和父亲作对,父亲不让他做的他偏要做,吸烟、喝酒、赌博样样都会,还交上了社会上的不良朋友,且处处"整治"父亲和继母,为的是不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现在离异家庭的子女比较多,他们一般精神比较紧张,而感情承受能力比较脆弱,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坚强的性格,养成良好的心态,学会理智、全面的看待生活、家庭中的这些变故。
5、受了委屈,心中不愉快,有时可以发泄一下,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剧烈运动,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不要积累在心中,要象回收站的垃圾一样及时清空。
6.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7.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消除叛逆心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们,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子女谈心,决不能专制独裁。孩子希望父母希望家长、老师采用平等、民主的方式来教育自己。在他们犯错误时,希望老师和家长要给予理解,给予帮助引导他们认识错误的原因,指导吸取经验教训;要耐心教育我们,要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去悔过;不希望给他们太多的责备,他们毕竟还是学生。
我们肯定某些叛逆的合理性,也肯定青少年叛逆的客观性。叛逆的背后是成长的需要,是寻求关注的需要,是要求我们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自尊,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理智成长的空间和通道。对我们高中生来说,也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叛逆心理,不要去做盲目的叛逆。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高中学生能够顺利的渡过人生的这个关键期吧。
中学生有叛逆心理怎么办?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的监护。他们把自己当"小孩",而以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
中学生有叛逆心理怎么办?
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逆反心理的表现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让大人顺心,也不让自己听从大人的!觉得自己很有主见!
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孩子是无辜的
我班学生张XX为人正直,性格爽快,好打抱不平,对什么事情有不满回毫不犹豫的说出来,但性格倔强,不听人劝,有时候也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刚开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他,他开朗、可爱、上课发言积极,又有正义感,而且很聪明,成绩也很好,所以对他的一些潜在的问题没能即使预防,渐渐的他胆子越来越大,课堂上的他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大声说话,有时候跟老师意见不一样就大声喧哗,甚至与老师胡搅蛮缠,有时导致一堂课有一半时间都在争论。按张XX的观点来说,是老师们不能接受意见。到后来老师批评他总不能接受,总认为是老师在针对他,最后所有的老师都不愿意上这个班的课,因为大家都觉得张XX同学实在是个难剃的刺猬头。班上的同学渐渐的也开始不喜欢他,漫漫的他的成绩开始下降,期中考试竟然科科不及格。班主任家访的时候多次对家长提出这个问题,张小键的家长也极为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这样的行为,批评他吧,他说他就是正确的,根本不听;不批评吧,这样下去迟早没老师愿意教他。孩子的成绩已经在下降了,老师、家长都很着急,可他却像没事人一样。
我想这样的学生我们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其实错并不都在他们自己,通过心理调查分析,我发现他们叛逆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年龄因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小学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对教师充满了敬畏和敬仰,而到了中学以后,很多孩子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盲目地顺从老师了。还有一些孩子对老师越来越挑剔了,甚至会因为和老师产生一点小误解而怨恨老师,与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这时的学生喜欢表现,喜欢特立独行,开始在意他们的面子,因此往往不肯向别人低头,特别是家长和老师。
社会因素: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鲜事物,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的多姿多彩,这其中书籍、影视、网络等产生的影响力最大。学生从这些新鲜事物中学习到了知识和道理,这是我们感到欣慰的。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一些不健康的成分,例如一些反面书籍或一些不适合这个年龄段读的书籍;充满暴力倾向或黄色成分的影视作品;特别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而孩子还没有准确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往往在大人,老师,甚至是他们自己都没觉察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当今社会不学无术的人比较多,学生又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群体,于是他们找机会主动接近学生,学生很容易受影响。一旦一个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将对他的人生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教育的原因,很多家长不懂得该怎样去教育孩子,他们往往要么就娇惯,要么过分严厉甚至体罚,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使学生形成了偏激的心理。由于某些家长家庭教育的某些不当和失误,长期受到压抑的子女一旦他们到了新的环境或进入青春期心理发展高峰期就会变得格外的敏感。如与相同年龄和不同年龄的人聚积,尤其是相对成熟的人相处时就易模仿爆发心理叛逆,有人称之为"同伴效应"。家长如反对学生和不同年龄的人聚积,尤其是相对成熟的人相处时,常常遭到叛逆者的抵抗,因为在叛逆青少年的心目中,否定同伴就是否定自己,因为他们对同伴群体具有较大的求同倾向。单亲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矛盾突出的家庭;青少年期缺少家庭关爱也是易发群体,极易发生心理叛逆;而且往往叛逆更加彻底和敌对更加严重。学校的原因,学校过分重视成绩而不太注意学生心里健康,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还有一些老师不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只凭主观臆断来处理学生问题等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有些老师不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过于经验主义而不考虑现实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简单地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脱离教育实际,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或痛恨学校和老师,更有甚者人格发生扭曲。
叛逆心理虽然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都会出现,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1、会引起偏激的行为和不正确的行为。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过分肯定自我,往往表现为狂妄和自大。
2、影响心理成长,会养成不良习惯。叛逆很多时候是针对正确要求产生的,经常采取这种叛逆的行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3、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倾听师长的教诲,造成自己和家人,老师的关系紧张。
4、前途受到一定影响。中学的叛逆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影响很大。有一个初三的学生说:初一时,因一次单元测试作弊,事后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我当时非常气愤,觉得英语老师太过份了,于是叛逆心理随之产生,之后,凡是上英语课我都不专心听,作业也不做,这样,导致我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现在一想到快要中考了,我多么后悔自己当初的叛逆行为。
你要孩子怎么对你首先你要怎样对待孩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们在教育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老师和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所犯的错误。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动机以及目的。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平等交流,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单纯,你就会理解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另外,家长不要冲动地干涉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孩子与老师之间产生矛盾,开始可能也只是发发牢骚,并没有想真的与老师对抗下去。你如果轻易地较起真来,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分出个谁是谁非,就可能会使孩子觉得找到了联盟,干脆大胆起来,与老师越来越不合作。所以家长向孩子问清楚事情的经过后,让孩子想一想是否自己也有责任,不要让孩子觉得老师只是故意为难自己;再次,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师,讲究礼貌地沟通。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老师真的有什么错误,可以在课后通过匿名纸条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不要上课的时候站起来争辩,这样既不礼貌也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而老师也应该放下身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没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不要轻易放弃任何学生。对待学生的错误要采取"软"应对的策略,千万不要跟学生硬来,这样不但自己很尴尬,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其次,要孩子客观、全面地看待老师。老师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由于情绪、能力的原因,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作为学生,要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不要将老师完美化;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将自己的困难讲给学生听,这样才能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老师。如果处理得当,老师和学生将会成为永远的师徒和朋友。青少年学会换位思考、克制自己,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这时候,要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家长、老师,抱着宽容的态度理解他们,还应该把握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和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克制住自己烦躁和倔强的情绪。同时,青少年还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发展自我价值。
我们肯定某些叛逆的合理性,也肯定青少年叛逆的客观性。叛逆的背后是成长的需要,是寻求关注的需要,是要求我们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自尊,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理智成长的空间和通道。对我们初中生来说,也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叛逆心理,不要去做盲目的叛逆。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顺利的渡过人生的这个关键期吧。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期糟粕"的态度,使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评:文章从学生年龄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入手,剖析了学生产生叛逆的原因,提出"孩子是无辜的"观点,并提出"你要孩子怎么对你,首先你要怎样对孩子"的策略:朴实而有效,值得实践借鉴。当然,文章如果在论述和对策中能结合个案本身来说明,应有更好的说服力。--官红梅)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