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轻松备考】文言虚词因的用法

来源: 2018-02-28 12:54

   【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因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挖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蔽之,不认(《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蠢》)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